|
卷首语% {6 N0 Q5 m2 }9 ^- U2 o; D
8 D) H, v7 h+ B4 h; e给观云忘我的一封信
7 E" q4 p/ Z# R; w; o. G文/与诗为伍$ v; W. x% x) ~. c* |
5 X) j/ W3 U% F3 ]4 p 今年你在五月期的卷首语中谈到了中成诗界的定位问题,个人以为很及时,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是中成的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的非商网站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娱乐本就是短暂的,并且它会不断地迁徙,正如人的移情别恋。2 R$ S6 N* Z5 D9 i7 s }+ C) X
8 R' o- v& x# O) c7 k- v# p
人们常常地指斥那些移情别恋的人,以为这是不忠。其实这些指斥别人的人,他们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那就是情感的基础原本就来自于外界,当外界的因素发展到主宰情感的变化时,情感就得转移,它要寻求新的土壤和营养,以滋养它生命的活力。只有濒临枯竭的情感,才选择落叶归根,否则它们永远招摇在生命的枝头而且绿色。
# H4 Y# v4 x8 d+ y9 O ?% U) N% z; d$ _6 Q4 v
但如果和思想、信念在一起,情感就不再是单纯的青枝绿叶,它们就成了一棵大树的树冠,根深而叶茂。思想就是它的主干,信念就是它的根,它才能坚定而不移,无论春夏秋冬,它总在挺立着,并向着那个可能的高度不悔地上长着,直到完成生命的周期。4 ^- S% i; Q6 e. P
8 Q: ]8 f% Q8 {( C* v9 I7 S
我希望中成是一棵树,一棵因理想而坚定不移的树。自然确立了方向,就应当朝目标前进,无论是长在山岩上,还是沙漠上,它只要植下了根就能生长。它思想的主干才能传播来自根的营养和叶的光合作用。另一个与之相对应的,那就是中成毕竟不是一棵树,而是由一群人支持着的论坛,这样就增加了自然因素之外更多的人为的不确定因素。所以人的思想就更为重要,左右着中成的生存和发展的方向,甚至不是创始人所能掌握的,这就是更多的论坛一开始轰轰烈烈,其后便无声无息。
$ i, q/ R0 a& a; j3 J+ A
7 S: w, Y. N# s, F! Y 理想包含着信念与情感两个部分,但只有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才能由行动的细节而抵达彼岸。否则它的信念也会改变,如同树会被连根拔起。
0 C" b9 j5 N; T: ]+ e/ C7 {( x! l5 P4 ^: k" `
目前的中成,生长是缓慢的,好像它天生就植在一块营养不良的土地上。而它偏偏又是一棵急需要营养的树,否则就因先天不良,需要改良土壤。这让我想到了改良与革命的问题。其实,有许多时候,人们所说的革命,只是改良,因为它改变不了本质;而无意中的改良,却因发生了种子的变异成为实质上的革命。二者之间其实是很难说清楚的,只是人们的择词不同而已。但同一个人若改变了他的措词,则意味着某种观念的变革甚至逆转。
* D' Z0 \0 J& ], J% m" c0 u- @* V' D4 n! ~4 B4 r. N5 i' v ?
在网刊的定位中,提到了一个字——场,即中成诗界论坛,中成网刊就是这个场的缩编,这对网刊与论坛的步调一致是有帮助的,对论坛的人气也会产生带动。但网刊不能消积地等待这个场,要积极地推动这个场,说白了这个场就是当下诗歌写作在中成的一个极小的标点,我们现在所做的不仅要标点好,而且要写成文章。写出具有中成诗界这个场景的诗况来。因此等待始终是被动的,能够不等的那就别等。比如“会员跟踪”,原有的意思就是会员的最新动态和他的最新作品、以及相关的评论,来集中推荐一个会员。但现在成了事实上的过去稿件的汇集或重发,是始终只代表过于的而非当下的这个场,诗歌现场。
# l7 l7 w9 S6 c& Q
0 {# E' [3 a' c4 _6 s" k诗人们在哪里?哪里才是诗的第一现场!生活,来自生活的诗的写照或纪实,来自诗与生活中心灵的碰撞。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确定网刊的栏目,使其更能体现诗写作这个场,并引导这个场,不仅是记录,还是构造,用栏目去引导写作。
: x$ d: A5 a1 w, p6 ~: Q( h3 I$ k5 ?4 \1 e' |7 n4 d+ Y, T
2010年7月
@2 T1 T$ {: v/ b% @0 C. W2 P7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