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70|回复: 1

[选稿] 《中成诗界》2011—4【创作笔记】选稿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 22: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创作笔记主持人:蜀道人生

语言要明白、流畅、韵味、波澜——说自己的诗[1]

/ 山城子

~

北望汶川》(发表在《常青藤》第7期),可以体现语言的明白、流畅、韵味、波澜并行的效果。全诗仅8行,分4小节。如下:

~

大地震蒙难了太多的生命亲情与空间

太阳下更觉呼吸的可贵溶于尘世自然

两边的茶田碧绿直抵远处的山寨山坡

目不暇接的白蝴蝶构图为素色的翩然

一切生灵必于冥冥中息息相通又相惜

采蜜传粉无声都是默默的悲伤与悼念

从黔中北望汶川忍被连绵的群山障目

退休的老人们散步已无别的话题交谈

~

首先是没有读不明白的句子,其次读起来也挺顺口,而且押韵的。这就是明白流畅的了。

行文中叠字、复沓,以及句子成分的排比或排偶的运用,不仅有了音乐性的审美,也具备了色彩上的审美,韵味已在其中了。

而“生命亲情与空间”、“溶于尘世自然”、“远处的山寨山坡”“冥冥中息息相通又相惜”、“默默的悲伤与悼念”这都具有语言本身的重叠起伏的阅读效果,当然也是波澜的了。

2011-4-4于上海从网上通讯里析出。

   


语言要干净——说自己的诗[2]

文/ 山城子

~

    语言的干净,就是在简约的基础上,在不影响语义的情况下,尽可能省略诗句中的时态、结构乃至语气助词,以及转折连词和部分介词,从而使阅读效果让人感到简洁干净

2007322,我独自一人徜徉田野,将目击的景象,用诗记录下来,题为《牛背》(发表在《澳洲彩虹鹦》总第15期上)。我自己觉得这首诗,可以称之为语言干净的诗。

~

前方,翠黄的色块中

两只八哥抢我的眼睛

悠闲一处棕黑

渐渐浮出牛背

~

——这是第一节。“在我的前方”省为“前方”;“在一块块翠黄色油菜花田的中间”省为“翠黄的色块中”;“我发现有两只八哥非常吸引我的眼睛”省为“两只八哥抢我的眼睛”;“我看到两个悠闲八哥落脚处是一片棕黑的颜色,随着我的前移,渐渐看清那棕黑是一头耕牛的背脊。”省为“悠闲一处棕黑/ 渐渐浮出牛背”。

~

一畦荒地茁壮青草

牛儿停止啃食打量

目光说:人怎么这样孤单?

看我们的和谐自然

~

——这是第二节。当时,我看到那是一畦长满了茂密的青草的荒地,我慢慢走近,那头牛就抬起头来,很陌生地看我。我看到它与它背上的两只八哥相处得和谐而自然,而我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走在田野里排遣寂寞。如果这情景用如下的文本,也还是诗:“一畦荒地茁壮着青草/ 牛儿停止了啃食青草打量我/ 它的目光说:你们人怎么会这样孤单呢?/ 看我们是多么的和谐自然呀!”原文本是34个字,而这里是49个字。多出15个来未免啰嗦。

~

两个八哥不看我

牛背绝对平安

一只,用爪扫了一下喙

另一只,用喙梳理羽毛

~

——这是第三节。尽量突出地写两只八哥的悠闲于牛背的动作。虽然如实写来,没有明显地省略什么,却也依然如第一、二节一样的简洁干净。

~

2011-4-4于上海从网络通讯里析出

用朦胧之笔写《穿越》——说自己的诗[3]
文/ 山城子

语言的朦胧,会给诗带来一种朦胧之美。我尝试过,比如这首《穿越》。

《穿越》

半径50米
半球体
半透明蓬帐
今晨的世界
一个人的世界
我是中心
寂寞而惬意
被割倒的稻子一捆捆躺在脚下
湿漉漉
不知把什么回忆

一个花季影子贴到蓬壁上
一点一点及近
不是侵入
是一朵山百合
眼睫毛细亮着雾滴
携着她的世界
轻轻游动
操纵一册课本
像操纵方向盘
无声地穿越

我的世界
又归于平静和完整
做些自己的动作
田埂高兴
没人看见
大自然促成的偶然
弥天大雾
让心灵
卸掉一些东西

(2006-9-20于毛栗坡)

这是秋天的清晨,我一个人沿田头小路做散步式锻炼,弥天大雾可视的空间极像个圆顶的半透明的帐篷,人走到哪里,帐篷就跟移到哪里,感觉非常好。这时一个作野外晨读的女孩由模糊而清晰与我擦肩而过……回到学校我就记录下来,题为《穿越》。

2011-04-07从网络通讯析出 注意语言要形象起来——说自己的诗[4]
注意语言要形象起来——说自己的诗[4]文/山城子
油菜花期开始收官了我凸起在岩石  听它们细语碧毯撒金的缝隙许多蝴蝶上上下下说着它们过程春天的话儿这时,一絮奶浆草的种子飞过视线被粘在了那轻轻的上面生命被带向悠远~这是我2007327写的《奶浆草的种子》。全诗三节8行。“我凸起在岩石”,一个“凸”字,形象了我坐在油菜花田凸起的岩石之上;“许多蝴蝶上上下下”,“上下”的叠字,形象了蝴蝶纷飞的样子;“视线被粘在了那轻轻的上面”,一个“粘”字,也形象出了“我”悠闲又专注的目光。全诗如实记录斯景斯情,也还比较生动活泼的。2011-04-07于上海从网络通讯析出

 写诗浅说
  
  
  文/凭空远眺
  
  我不会写诗。我的诗多半是做出来的。
  
  “诗言志”。我以为诗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不管它是激昂的,晦涩的,浅显的。华丽的,抑或是清秀委婉,解说题意,只要是读后能使人为之一颤,或者能引起你的某种思索,它就是好诗。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传承,上下几千年了,就是新诗,也有上百年的历史。浸润在这样一个国度里,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诗,只是是否反馈于文字,或者是否较好地反馈出来了,这就看各人了。
  
  很多年前,曾听过原四川人民出版社戴安常先生的一次讲座,他说他每次经过长江三峡时总没看清过神女峰上的神女的模样,刚好有一次,船过三峡逢大雾,于是,他们几人就邀约弃船而登峰,想真正地看清楚神女的面目,结果,人累了,衣破了,看到的仅仅是一堆石头。后来,他在他的《三峡》的诗中得出了一个结论:美,需要距离。美就美在朦胧中。积累多了,什么都可以入诗。戴先生就曾把楼上俩口子吵架,写入诗中,“要吻,你就吻吧,我的唇,只冷成了两片冰。”我相信,每个诗人一生都写了很多的诗,但真正能叫得响的并不多。流沙河先生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作品引进大陆,让人耳熟能详的我想只有《邮票》。写诗与干其它的工作一样,都是需要时间,需要积累的。
  
  我向来认为,写诗要向中国的古典文字学习,学习它的遣词炼句。中国文字常用的也就两千多个,要学码字,就得象匠人一般地选用好适合的材料,把合适的材料用在合适的地方,就能营造出一种你想要的意境,一种能充分表达你心情的东西。很多东西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就在于它用对了材料。在中国的文字当中,当你登临山巅的时候,你心里定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时下的南方的堤岸边,你会看到“二月春风似剪刀”;而北国的冬天肯定会“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很多的警句,都是从写景抒情的意境中得来的。诗能够感人,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心达到了“共振”。你说了他想说而不知该如何表达的那种情感,这就是诗的魅力所在。
  
  写诗很简单,也很复杂。从新文化时期那些简单断句的新诗,发展到今天,就象我们每个学习写诗的人一样,一步一步地在摸索中前进。自古诗无定论。很多的诗谈不上谁好谁坏,只要你是否喜欢。诗,只是表达心境的一种形式。我们每个写诗的人都有表达自己情绪的需求,为了能更好地表达,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这就是艺和术的问题。艺是技巧,是形式,而术则是要表达的思想。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唐朝的诗歌不管是在意境上,还是在形式上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可以说是难以超越的。我比较赞成它的写法和作法。唐诗从结构上比较讲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它要求诗的结构做到“起、承、转、合”一般地说,它的第一句起句大多是写景,而第二句承接第一句作更深的渲染,第三句是转,就是转向抒情言志,最后就是全部内容的一个总结。我想它的作法同样适合现代诗,可以让现代诗更加地饱满,做到景情交融。当然,这只是一种表现形式的问题。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内容为形式所拘。
  
  我们在写诗的过程中,也常为写作的技巧而烦恼。直抒胸臆则太白,技巧过多又晦涩,我想,这就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三种境界的问题。事实上,在任何艺术门类都存在这种问题,从浅----深-----浅这样一个过程,这是哲学上的螺旋体上升的问题,最后的浅不是简单的浅,是一种返璞归真,是掌握了技巧后的收放自如,是有形式而不重形式的体现。我们之所以难,大多难在第二种境界上,是一种探索,是一种急于想借重形式表达更丰富内容的一种急躁。往往这个阶段很功利,很漫长,也很痛苦。也许,很多的人穷其一生都难以走入第三种境界,所以说写诗容易,写诗也很难。要真正地写好诗是一种很痛苦的事,有时一个句式的安排都会折磨你很久。
  
  还有就是情感,一首诗,如果没有情的融入,那是淡而无味的,犹如一潭死水。写诗要融入情感,首先要进入情感。进入情感是一件很痛苦,很累的事。我曾经听有的诗人说过,他们有时写诗,哭过,笑过,所有句子都在情感中泡过一道。当然,我也承认有灵感。灵感来时,一首诗,一个激灵,在不觉中一挥而就,还找不到丝毫可以修补的缝隙,很完美,但毕竟不多。所以我说起码我的诗,基本是做出来的。有那么几句好的句子,有一个诗眼,其它的就是堆砌了。记得曾听一个朋友说,有一个诗人,因为想到一句“有山水就活”的句子,就想做成一首诗,结果苦磨了整整近一周时间。文学是人学。作诗或许遣兴,或许抒怀,不管怎么要写好诗,除了注意技巧,融入感情,还应该注意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找诗,让大自然去点燃你心中的诗情吧!
  
  
我写《红榴》
  
  文/蜀道人生
  
  说起写散文诗,还得从去年八月说起。当时,我和诗部落论坛的管理子心刚刚从贵州旅游回到成都。
  
  在贵州旅游期间,我有幸见到诗部落包括副站长罗霄山在内的大部分贵州籍高管和版主,他们的文笔早就使我心中景仰和赞叹,见到朴实无华的几个帅哥,心里非常感动,觉得不努力学习,真的汗颜。
  
  当时,论坛正开展散文诗比赛,我那时的窘迫真的难以形容。猪吃南瓜不晓得从何处下口,我平日一贯喜欢写口水话长流的随笔,啰啰嗦嗦地不得要领。散文都不晓得咋个散起来,就不要说散文诗了!对我来说,要写散文诗,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我才见过那么多率性真诚的诗部落的高管和版主们,不参加,不支持好像一点都说不过去,而且我这人的禀性是好学上进——自夸了哈!
  
  一天,我下楼散步,信步走在清凉幽静的商业街上,突然对我居住的商业街的梧桐感悟很深。
  
  时至炎夏,商业街就是再清幽舒爽,也是汗流浃背。回家后,我来不及洗涤身上的一身臭汗,一口气就以《商业街的梧桐》为题写了一篇似散非散的随笔,切断成我以为的“散文诗”的样子发上诗部落论坛,以示支持活动。
  
  我那个时候真的对散文,以及散文诗的写作要领一无所知,直到现在也是茫然的。
  
  商业街的梧桐的题材确实感人,似乎饱含着我的一生经历和沧桑,我写得也比较动情。
  
  发在诗部落以后,得到鬼方异雄和青槐两位散文诗高手的斧正。加上在诗部落的那次散文诗比赛中,我试着读了青槐、燕庄生铁、若山、白乌鸦等几位高手的散文诗,一下引起了我对散文诗这种诗歌体裁的兴趣,脑子其实根本没有开窍,心里却抵不住地开始跃跃欲试。
  
  接着,我玩的诗歌报心情文字板块又开始了散文诗T型台的比赛,时任心情文字版主的我,又一次牯牛下儿地被逼上梁山。
  
  确实对散文诗这种文体的写作摸门不知脑,我只好把经过鬼方异雄和青槐为我修改过的《商业街的梧桐》拿来充数交差。
  
  在诗歌报,我非常有幸地得到了木芙蓉、哑榴等不少朋友的指点和鼓励,特别是哑榴,又对我的《商业街的梧桐》做了斧正。后来,《商业街的梧桐》被阿伲主编在天府论坛复制选登在《西蜀文学》民刊上。
  
  哪知道诗歌报心情文字版的散文诗T型台一期接着一期的举办,我就这样被皮鞭抽赶着逼上梁山了。
  
  我要感谢诗部落,感谢诗歌报,感谢鬼方异雄和青槐,感谢诗歌报的木芙蓉和哑榴等一帮好朋友。
  
  特别是哑榴,非常耐心地向我提起,要我开帖以对诗的形式练习写散文诗。
  
  于是,我颤颤惊惊地在诗歌报心情文字版开了《散文诗学习》帖,开始慢慢地学习写散文诗。
  
  后来,也是哑榴提议,针对我们在红磨坊【七月情浓】对诗的主题,以及我在中成诗界扮演荷花的角色,按照哑榴要我先开帖的要求,开了《绿荷红榴》的散文诗专帖,拟以对诗的形式向哑榴手把手学习写散文诗。
  
  我先书写了一首《绿荷》,等哑榴来接《红榴》,因为哑榴最喜欢石榴,我读过他写的许多关于石榴的诗歌,而且网名、笔名都用哑榴。把《红榴》留给哑榴书写真的天经地义!
  
  谁知哑榴去年夏季,因为突然生了一场病无法续篇。
  
  而我,真的对石榴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脑子里都是一片空白,找不到切入点来书写《红榴》的诗篇。可是,对《红榴》诗歌出世的渴望一直在心头挂记着。
  
  事情真的要说偶然也是偶然,要说必然也属必然。
  
  女婿的妹妹一家在四川攀枝花工作,因为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吃水果,而在攀枝花工作的女婿的妹妹,就自然成了我家最先赏时鲜水果的供应商。
  
  每年女婿都会电话要妹妹,在每种水果成熟的第一时间,为我们家买不少箱枇杷、广柑、芒果、桂圆、荔枝和石榴。
  
  就在我等待《红榴》诗歌出世的当口,一箱又红又大的会理石榴来到了我们家,我几乎每天都要做一件事情:切开一个石榴,欣赏她一边青涩一边殷红的石榴皮,欣赏她撅着的嘴儿,是那样形象和调皮,我一边轻轻用手切开石榴,一边把石榴籽儿一粒粒瓣落放在果盘里,便于全家人方便食用。
  
  会理石榴真的好大好大,好红好艳,自古以来就属于供奉皇上的贡品石榴,果大、色艳、籽白、粒大、蜜甜......一个石榴便可以剥落一大盘晶莹剔透的石榴籽儿,核小,淡雅,味甜,含多种维生素,好是逗人喜爱。
  
  就在多次做这件事的时候,突然一天,一首《红榴》就从我的脑海里奔腾而出,我当时赶快去卫生间把剥石榴的手洗干净,一口气就把《红榴》敲出来了。因为《红榴》是留给哑榴写的,我于是反串了一把,以一个老(我自己年老)男孩的口气写的。
  
  我非常喜欢这篇《红榴》,虽然她还不是成熟的诗歌,更不是成熟的散文诗,可是我对《红榴》书写的情感是真实的,是投入的,我还请我的好友白乌鸦为我做了斧正。
  
  我多次在天府论坛文友诗友以及老年诗词创作研究会开会的时候,声情并茂地朗诵这两首《绿荷红榴》姊妹篇。
  
  真的无巧不成书,去年圣诞节前,我非常有幸的受散文诗世界编辑,海梦老师特别助理蔓琳小姐邀请,参加了在蔓琳担任董事长,她和朋友共同开办的《真水无香》酒吧举办的真水无香圣诞诗歌朗诵会,认识了许许多多四川诗歌界的老前辈,包括王尔碑、散文诗世界的泰斗海梦老师。
  
  我特意选了几首我半年来学写的几首散文诗,打印出来交给海梦老师指教。我压根没有奢望上刊,只想得到海梦老师的指教。
  
  谁知海梦老师读后,就特别喜欢我的《红榴》,并亲自为我斧正,刊登于2011年第三期散文诗世界杂志上。
  
  《红榴》是我第一首刊登在海内外公开发行的诗刊上的作品,虽然值得庆贺,但我深知我的文笔非常粗陋,不是海梦老师亲笔斧正,是万万不能够上刊的。
  
  虽然我的《红榴》上刊了,可是我对散文诗的写作真的还是门外汉,高兴的同时,我深深感到差距和路途的遥远,我必须努力学习,才能够真正踏入诗歌大门。
  
  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
  
  
附《散文诗世界》第三期刊登的《红榴》:
  
  榴,你的颜色,情窦初开的娇羞。你撅着嘴儿的调皮,惹人喜爱。你的心事,嫣红、灿烂、剔透.....让我迷醉。
  
  当你从会理的摇篮里,豁然来到我的桌前,那么无声的妩媚。令我心动,当我打开厚厚的标签,验证你身份的时候,你竟然超乎我想象的美丽。
  
  你有着少女般的青涩、淡雅、娇嫩。青春的脸庞诱惑着我,轻轻地用我苍老的面颊紧贴你,感受你生命弥漫的气息。
  
  你有嘴不说话,撅着,撅着,欲言又止。撩得我砰然心动。你在等待另一张嘴向你靠近,吮吸你沁人心脾的甜蜜吗?
  
  当我用怜爱的手,解开你那玲珑剔透的外衣,你把积攒了千年的心愿袒露在我面前,如同倒豆子般,一粒粒晶亮地落在玉盘。
  
  于是,细细嫩嫩、滋滋润润的感觉,我竟陶醉在这似梦非梦的瞬间。
发表于 2011-4-21 10: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编得好!!
请注意时间——至24日24时,结束本期选稿编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