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3-30 03: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诗从三言始至四言(诗经以四言为主,但我个人推测在诗经之前一定有一个普遍的三言存在)、五言、七言的发展,其间不断掺和着杂言,体现了汉语言的特点。现代汉语虽然以拼音助读为准,但大体上仍然是一字一音,这就决定了字词在人体呼息中顺其自然所停留的时间。虽然人们说话的速度有快有慢,但一字一音的汉字,决定了人气息间隔对词汇的容量,当下的分行实际上也是对长句的无奈之举,可惜太多的随意分行,尽管照顾到气息的流畅却也割断句意的连贯。白话诗却以杂言为主体,长短句之差太大,尤其在散文化之后越演越烈,纵然有更多的分行也无法做有效的诗性的弥补,是其症结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