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83|回复: 3

给诗以宽广的道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5 18: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给诗以宽广的道路& |' p/ W# |1 `3 z
——写给2016中国诗猴年& t9 Z' l7 U; u3 |# ^' z

* s! F$ L+ |7 a; }3 b7 y1 A  O1 t/ `" I: r8 W1 g
他们向我的住地走来,而我正向远方迁徙。. V- @7 H3 \! _* p9 q1 I9 k
这一条时光的隧道,两极都应该叫着光明。
7 D  v6 |3 ]  k9 ^8 l3 _) I" j- C) B4 k7 a; ~
  在阅读中,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假若诗人是一个病人呢?而且正饱受着痛苦,我们如何要他传递坚强的正能量而不呻吟呢?或者我们将怎样解读他的痛苦,而不是指责他。这也许正是诗边缘化以来一直向世人们所宣喻的,但整个评论界或读者都忽略了这点,而把诗人始终放在超常的位置,对诗人寄予了太高的希望和提出了太多的要求,从来也没有想过那些说出疼痛的诗人,所期盼的正是读者的安慰和论者的疗伤。. u' O. V' @9 g/ m6 r' w
  我们把诗人的痛苦、坠落看成了另一种象征、隐喻,看成为人类向往光明的对立,甚至于把朦胧诗之后一切“非诗”之象,理解为对过往诗性的刻意的反动,把那些原本在病痛中的异常举止的诗人,误解为一群非理性的破坏者或者斗士。这在根本上还是读者和论者仍然停留在上世纪七十代前的审美水准。停留在把诗人看成了英雄、战士和时代的弄潮儿,吹鼓手——你既然不吹冲锋号,那就是在打退堂鼓了。这一价值的取舍,始终误判了新时期以来诗及诗人的走向。
6 g  V8 S  \: W2 Z- h7 n* ^  诗人也是人,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可以是传道者,但也可以不是,他们底七情六欲即常人底七情六欲——为什么非得把诗人之所言当成是为他人底代言呢?
0 U. u8 V0 b0 m0 @: v0 M' x( G5 o  诗教说,提升了诗的意识形态的作用,但也扭曲了诗中一直以来所表达的普通人的情感——不是所有的诗作都在寄怀、言志,也不是所有的诗作都另有所指。我们要还诗和诗人的本来面貌,而不是强加给诗人以某种既定的角色。这样我们对一大批诗作就有了新的解构和落实,就不必再去猜测原本没有的谜底,而尽可能地解读现成的文字。一些原本单纯的诗篇和诗人,真的被我们曲解得更加痛苦不堪。. T9 J' S/ M* B$ ~/ h
  诗的一条更宽广的道路不只是形式的自由与内容的开放,更是诗人们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定位在诗中的角色——我就是我。共性或者个性的自由定位。允许崇高也许可卑微。一首诗,就是一个诗人在具体角色下的真实的写照,而不必故弄玄虚,装腔作势。这才是诗底自由,时代底自由。
  b5 Q; X" U: S1 y0 e3 }  这样我们就亲近了,爱或者护着我们的诗和诗人。诗的新人们也不一定非得扮演先锋的角色去一路的披荆斩棘——在否定之否定中作一种艰难的而又痛苦的抉择。
. S4 p+ A! w; U/ Q" D$ j                                 
# Z- q9 K$ \( w  Y" A! L2 e) }                                 卢兆玉  2016-2-21 午夜
发表于 2016-2-25 20: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的一条更宽广的道路不只是形式的自由与内容的开放,更是诗人们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定位在诗中的角色——我就是我。共性或者个性的自由定位。允许崇高也许可卑微。一
发表于 2016-2-25 22: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尊重诗人,理解诗歌。
发表于 2016-2-25 22: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地,我们都是在批判中跋涉……为什么不是在一种友好的包容的声情并茂中的集体前行呢?诗的评论是可以而且应当担任这一角色的。# H- R$ L0 j& I/ G* |
7 \' x4 N. X1 k
评论不仅要站在社会的读者的立场上,更要站在诗人的视点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