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8-29 22: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 z+ I% K: U/ R. T6 C愧作。谢兄台加精。 [4 D# ^! z# O# _
, S" p& r0 a3 `' ~4 _! H
0 J( M7 R0 b6 @“诗歌散文化的最理想的去处也许就是散文诗。”
1 M1 b& Z2 D( Y. _这样我们就不讨论诗歌散文化的问题了,尽管这问题的成因复杂也很久,但我既然认定找到了它的好去处,那就把它不当问题的先搁着吧,如果后来者想研究它一定比我研究得更好。
9 a6 w* E5 Y% y0 J) p现在,我们还是回到散文诗的命题,不作研究的命题,只说说我心里的想法。
2 }4 _: M0 X; a2 @2 }9 a7 q散文诗是近现代从外国引进来的,它原本是不是叫散文诗我不知道,但我想这一定是国人的叫法是不会错的。鲁讯先生有他的《野草》郭沫若先生有他的《银杏》周作人的《小河》据说是新文学的第一篇散文诗。3 H* E+ J: E/ p1 u" e
当下也有人把诗的日益严重的散文化倾向归咎于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为自此以后诗的散文化越来越严重了……但好像忘记了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散文诗了。
5 F i, F5 c* \" i3 c: a* f传统上诗歌呼应的是一种韵文,那么散文诗当然是不押韵的文字了。不押韵而诗的有无韵体诗、不定押韵的自由诗以及散文诗。但只有散文诗针对的是韵文。由是散文诗一旦押韵就不是散文诗而是韵文了。此其一。% a( T; K( O5 F @( g4 ~) h
其二,诗的语言是凝练的、集中的,那么散文诗呢?在诗的形态下,它的语言当然也是凝练的、集中的。我国古体诗尤其是格律诗,受制于字数的限定,不凝练不集中可以说是绝对不行的,乐府诗古风歌行体就不那么的绝对了——是可以铺开来写的,其主要手法叫赋。我想五七言的律绝及起先的小令、唐及宋初的词是以比兴为主的,柳咏慢词的出现改变了赋比兴在词中的结构比例。散文诗呢?不言而喻,它同样是长于赋的。赋,可以使体态丰盈。如果喜欢苗条,我的意见还是多写点微诗、小诗、短诗,而不必非得钟情于散文诗。
* e% d, B( v1 l, B1 X& p其三,散文诗就是散文诗,它的体制是散文的,它的内容是诗的。诗言志,人各有志;诗主情,人皆有七情六欲;诗富含哲理、多象征、比、喻,散文诗也然。好的散文诗文本外国的有波特莱尔的《巴黎的忧郁》、纪伯伦的《先知》及泰戈尔的一些散文诗。其他的就是零什的篇章了。假如,我国现代诗歌的散文化(除了口语的因素外)主要地是受译诗中散译(意译)的影响,那么这正造就了我国当下自觉的散文诗写作。将散文诗和自由诗区别开来,是这个自觉写作的首要前提。+ b+ c& f9 C! `$ v: y
4 O* _* V9 R# ~# h" c' m& J
$ w0 N# ^" \) w6 U2015年8月29日心得追记
) _1 G( H5 l( z! {. j" q- X3 D+ j6 x; A(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