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静波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双击滚屏]
张静波
张静波,1962年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诗歌散见于《人民文学》《诗林》《星星》《北方文学》《安徽文学》《山东文学》《岁月》《中国诗歌》《诗歌月刊》《诗东北》等报刊。诗歌收入《龙江当代文学大系诗歌卷》《新世纪诗选》等作品集。CCTV大型纪录片《七三一》制片主任之一。黑龙江省作协会员。就职于哈尔滨市平房区委宣传部。
时光留声机(四首)
■ 圣·尼古大拉教堂
它无端地消失了。1966年8的一天
天空下着小雨,那一天无法复制
教堂围满了人群,有人散发传单,有人演讲
一个冲动的时代,无法让更多的人去理解
一座建筑会遭到暴力和毁灭
完美的木质结构,整个建筑拒绝一枚钉子
1900年春天,鲍达雷夫斯基展开图纸
这位年轻的俄罗斯建筑设计师还踌躇满志
仿佛尼古拉大教堂就耸立在他眼前
落雪的冬天,当昔日的有轨电车驶过博物馆广场
雪后的尼古拉教堂多么迷人
小雨持续地下着,教堂的草坪上散落着经书
“火在雨中熊熊地燃烧起来”
这是作家阿成随笔中的一段描述
一位身穿中山装的俄国人,双手紧握着栏杆
眼睛里噙着泪水,他目睹了倒下的尼古拉教堂
尼古拉大教堂,哈尔滨人习惯叫它喇嘛台
■ 词语的旅行家
寒地风雪中,火车与伊春背道而驰
一位学计算机的学子,留在哈尔滨车辆厂
北半球漫长的冬天,潮湿而阴暗的街巷
诗人马永波挥霍着一掷千金的青春
残存的诗稿与冰凉的啤酒在胃里发酵
长长的铁轨,一条江护送着迟暮的春天
那时谁都不认识谁,诗人消磨着一场场旧电影
在相逢的黑白胶片中找到失散多年的同学小慧
漆黑的夜晚,看一场前苏联的战地电影
青春像卷心菜,更像纪录片,生活中
挑剔美学,谈话中构思《眼科医院》
在马车花园的宗教里写下《哈尔滨十二月》
在雨中从不打伞,因为有自已的天空
秋天到了,马永波不知疲倦地望着土地和天空
黑灌木丛里藏有鸟影,冬天的远山有水晶树
从行走的语言到诗意的漫游,不知不觉青春已逝
诗人喜欢流放地,向往俄罗斯白银时代
在叶芝、米沃什、弗罗斯特这些糟老头的
手札中寻到一副拐杖,仿佛一匹白马
在原野上作一次漫长的行走
■ 哈尔滨地铁一号线
秋日的暖阳里,让我们宁静的思想
一起下沉吧,下沉到地层深处
迎着风口,从一座城市的南站出发
阳光在出口处转弯,电梯往返着
逆方向的时间和距离
一列开往哈尔滨东站的地铁。运载着
透明的水晶,明亮的灯光和呼啸的金属
乳白色的车厢和橘红色的座椅
地铁在站点间停歇,时间像顿号
更多的时候,是有节奏的呼啸
白昼一样的灯光,点亮
城市的黑暗深处,护送着陌生的眼睛
感受地铁,感受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时光之旅
并且抵达秘密。在这里
我完全可以带着苹果和玫瑰
将地铁装饰成旅人最浪漫的车厢
尽管看不到夏日里那些湿漉漉的花瓣
而我的对面,那个戴着白口罩的女孩子
可能刚刚从不久前城市的雾霾中脱离出来
她漫不经心的样子,仿佛像在回忆
我四处寻找感知,短暂的旅途就这样稍纵即逝
我和我身边最近的人手挽着手,说说笑笑
几分钟后,很快抵达城市的天堂
■ 生存写照
老楼。雪和月光。路灯拉长寂静的冬夜
破旧的自行车堆放在墙角,楼体耷拉着凌乱的电线
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真实可靠
许多年的冬天,我常常去找诗人赵子桐,他的小屋
堆满发霉的旧杂志,简易的书架,醒目位置
挂着头戴贝雷帽的格瓦拉,一个时代的精神领袖
酒。吉他。劣质烟草。还有皮夹克和旧诗集
生活显得无拘无束,冬夜里看外国影碟
然后去烧烤店,冰凉的啤酒开始反胃
我们像没落的贵族,谈论生存的意义
谈论苔丝和波姬小丝,还有堕落的玛格丽特
生活多么粗粝,像砂纸一样,平淡的生活
打磨之后显得光滑,并且富于浪漫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躲在楼房的角落
偶尔望着窗外的月光,消磨着漫长的冬日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
|
| |
© 发布时间 2015-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