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诗界论坛网刊
主 编:卢兆玉
副主编:山城子
王 芥
编委:与诗为伍
沫若使者
山城子
蜀道人生
天荒一隅
王 芥
陈 泯
阿 洛
立雪白露
鸣 之
庄晓明
覃乙峰
哑 榴
卢兆玉
编辑部
主 任:哑 榴
副主任:沫若使者
本期责编:
山城子
哑 榴
易 湄
制作:天荒一隅
发布:2016/12/29
|
| |
|
|
诗尽可能的写得像首诗
文/ 观云忘我
如果相同的内容,诗尽可能的写得像首诗——比如山城子老师的这首诗!
这比之那些标着诗而不像诗的诗,显然更受阅读的接受——尽管有一些读者不一定喜欢它的内容,却不得不接受这首诗。
所以,同为诗人:我们主张——诗不只是内容的,同时还是形式的。这一点正是新诗百年来最大的缺失。诚然,不少诗人
做过形式方面的努力。但又显然顾此失彼。新诗百年最大的成就在内容方面——这一点毫不夸张的说:超出了此前全部有
记载的中国诗,并将持续的超越。这也正是百年新诗(诗人们)骄傲和自豪的地方——某些人批评的“诗内”的热闹也正
基于此。但从表达内容上这确实是诗人们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不管“诗外”怎么说,都应当骄傲和自豪。
至于形式方面的成就显然不大,这才有了“诗外”对百年新诗普遍的非议,这才有了自由诗-(到今天)无韵诗的一体独大。
自由诗也是一种形式,这显然是可以确认的;包括无韵诗也同样可以做为诗的一种形式看待,但只有自由诗或无韵诗的一体
独大显然是百年新诗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从而跛足的根本原因。
新诗继续前行,要得到“诗内”和“诗外”的共同认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是它的必由之路。也是主席老人家生前所寄
托的对于新诗的厚望,至于从民歌和古体诗歌中吸取营养,这条路通不通?到底哪些是民歌和古体诗的营养,新诗诗人们如
何选择和吸收?这是新诗诗人们在写作的同时必须研习的命题。否则“诗内”与“诗外”的对峙,新诗的跛足,在新诗继续
前行的同时还将继续纠缠。这一纠缠不应当再持续百年而应当早日结束。
也或许在新诗自身的运行中,切合“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那个形式,已在新诗诗人们唾手可得的地方。
2016.12.26日写于大诗界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