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间话作文(连载10-12)·山城子-李
[双击滚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叙述的完全复辟
——《字里行间话作文-友情辅导纪实》书稿【10】
记叙文的略写靠叙述,详写靠描写,两者不可缺一。小Wn期中考试的作文,就是失之两者缺一。可能从小学开始写作文,就都是一味的叙述,从而养成了定势思维,拿起笔来就想说,把要写的东西统统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让读者一如收听新闻广播,只有话语声,而没有画面,也没有话语声以外的其他声音,就不必说气味、味道、与其他的感觉了。
上次小Wn写个桥,在我的要求下,对所写的三个桥,都展开了描写。这篇文是他们老师留的作业,交上去之后,竟得了80分(空前的)。他说老师用两节课的时间,给他们讲评这次作文。先读了一篇得90分的,又读了个85分的。小Wn的80分没有读。接着就挑60分左右的作文读,然后让学生挑毛病。我问小Wn你挑了吗?他说只挑了一次。挑的是什么?说那个同学他写跑题了。
我跟小Wn聊了一会他们的讲评课。都是我问他答。看差不多了,我说今天你就写一个《我们的作文讲评课》吧!能写吗?赞扬一回你们的张老师,好么?小Wn仰起脖子,转了转眼睛,说可以吧!但并不立刻行动,磨磨蹭蹭的不知干什么,也可能没有想好咋写吧?三、五分钟后,小Wn终于回到他卧室的写字台前,临场作文去了。
大约半个小时,小Wn已经把他的作文,举到我的面前了。照例是当面口头批改,但批改什么呢?很令我沮丧,他定式思维翼卵下的一味叙述竟然不顾我事前的嘱咐,而全面复辟了。因此字数也没达到500。
我问他,你作文里写到张老师,可咋没听到她说一句话呢?也没见她有什么动作、有什么表情?刚才跟你唠的时候,你还说张老师说话挺幽默的,可话都没说呀!……为什么又不运用描写了?是不是描写要费力气,而你又图省事了?可没有描写的记叙文,大约也只能得一半的分数,跟你的期中考试一样。
我没有发火,心想,人家几年形成的东西,你才辅导了十次(累计),就能纠正过来吗?二十次能彻底改变就不错了!这正如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埋进历史一个世纪了,可封建的东西,不到处还在吗?国企的哪个老总,不是“金口玉牙,说啥算啥”呢?近期为人代写一篇企业文化的文章,浏览一下资料,不就是老总说某个下属单位搞得好,不到一个月,学习那个单位的资料,就印成了一本书,下发到各个单位贯彻吗?两千年的影子是巨大的,一百年是走不出去的,两百年能彻底走出去,就不错了!
我跟小Wn说,这篇要重写,移定让你们的张老师从你的文字中,出来图像,要她说话,让她有表情、有动作才行。我说下周吧——下周我去贵阳,你在家重写这篇文章。另外,你们已经学到说明文了,再写一小篇说明文,字数不限。题目就写《南瓜灯》。
我想起暑假期间,逢阴历七月半,我们散步到他家歇脚,小Wn正在院子里赶制南瓜灯。脚边已经有个刻坏了的南瓜,第二个已经进行到刻字了。那是地方的风俗,鬼节的晚上,人们要到村外的河里放灯,为死去的祖先送光明吧?
我说,你给我说说南瓜灯的制作步骤。他就说,但很粗枝大叶。我说,你就把这个过程写下来,让我这样不会做南瓜灯的人读了你的作文,就会制作了。这就是说明文。
小Wn说,好吧!便如释重负了……
2010-11-20于文化村
这次忘了强调
——《字里行间话作文-友情辅导纪实》书稿【11】
自然是先讲评我第十次辅导时给小Wn留的作业。就是重写《张老师给我们上作文辅导课》和《南瓜灯》。
这回小Wn笔下的张老师总算开口说话了,而且也有了一些课堂氛围,还有了心理描写。但第一、二自然段连接得不好,有断裂感。我告诉他这里要改一句话,读起来才显得自然。比上次的进步,就是有了描写,真正及格的成绩吧!
关于《南瓜灯》我是让他练习一下写个说明文,不能老记叙,得穿插一下新的表达方式了。但开头还是记叙了,中间基本是说明,写的是如何制作,只是跟他当时对我说的那个粗枝大叶的过程,毫无二致。我想就这样吧,反正上周我没时间从贵阳回来,他也没空过。只要下笔写了,就是成绩。
本周我想引导他写说明文,因为他们教材上的两个单元的说明文都学完了,按说,任课老师也该让她们写一篇了。但,没有,连小作文都没留。
记得先前让他写过黄果树瀑布,就还是这个题目吧,不过要写成说明文。至于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小Wn是知道的。但知道归知道,真正动起笔来,那些知道的就不知道到哪里溜跶去了,压根不回来亲密小Wn。
二十多分钟,小Wn就把写好的《黄果树大瀑布》送到我面前了。开头写得真好,语言干净利索,且实在的说明语气。我一边大声地读着一边夸他写得好。可他乐了,说这段是我抄来的。哪儿抄来的呀?他说就在烟盒上!
原来在五元钱一包的晶蓝皮“黄果树”烟盒的背面上方,有一段小6号的文字,就是简洁地介绍黄果树大瀑布的。老Wn吸的是这烟,我吸的也是这烟,但却从来没有留意过。不知怎的就被他发现而用到作文上了。
我没有批评他,用得确实是地方,这至少说明他知道用这个正合适。但接下来,就不是说明的笔法了,而是游记了。他在游记这部分展开了描写,且用了三个修辞格。一个是比喻,两个是引用。他引用了一个俗语和李白的诗句。还比较却当地用了三个成语。这是我没想到的。因为这次我是让他写成说明文,因此没强调描写和一定要用两个以上的修辞格和成语。
嘿嘿!你不强调,小Wn却这样做了——说明什么呢?说明我前几次的要求,已经在他的头脑里留有印象了。如果这样的印象能够继续深刻下去,那么,叙述就不可能再全面复辟了。
我说,就这样吧,就算个说明又记叙两结合的作文吧!接着我让他拿来那本厚厚的《意林》,翻出一篇《家》的文,与他共同学习。没注意作者是谁,那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人家怎样从生活小事里,扑捉明亮的主题,写出令人深思的小文来。
这篇《家》开头 描写两个人在大街上“相撞”了,于是互相道歉,都极客气的样子。这是铺垫,接下来写在家里的厨房,“我”(妈妈)正忙,女儿不小心“撞”了一下,结果妈妈很光火,粗暴地喊“滚开”……夜晚睡不着了,妈妈在上帝面前忏悔,接着进入女儿的房间,跪在女儿面前道歉……大约七、八百字,写得比较细腻,又加了些议论与抒情。总之,是说家庭成员间关系融洽,相互尊敬,彬彬有礼,那才是个“家”。这马店的小事,写出的思想却很然人深思的。我被感动了……
我把这些意思,都给小Wn说了。我说,你也写一个家庭生活小事的文章吧,你要有兴趣地去写,字数不限,想咋写就咋写,下周我来看。可以吗?他说可以。
哈哈!答应得痛快,但愿别忘掉的也痛快。
2010-12-4于文化村
这次白强调了
——《字里行间话作文-友情辅导纪实》书稿【12】
上周临走时说好的,因为学校老师没有留小作文(日记式小随笔),我给他留一个——写琐事。
但,小Wn竟然没有完成。我问,写了吗?答,没写。为什么?不知道写什么。小Wn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仿佛不知道写什么,就是最充分的理由。
是的,他的作文习惯,就是必须具体,被动接受,那怕只有一个空洞的题目。看来我欲引他到自己想些什么就写什么的自觉状态,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只能具体辅导了。于是我跟他说每天的生活小事很多很多,动脑想一想,就可以从中想到比较积极的意义的琐事。在家里,有爷爷奶奶,周日爸爸妈妈还回来,肯定有许多琐事。问你学习了,喊你吃饭了,督促你完成作业了,叫你多加衣服啦;在学校,有同学,有老师,天天接触,下课十分钟都作什么了?到操场去玩吗?小Wn说不去。我问为什么?说天气太冷了。刚开学时也不冷呀?那时去。去做什么?玩嘛!那现在不出去在教室里做什么?说背单词。人人都背么?也不。……
小Wn的回答总是极简短,仿佛一切都没有什么可说的。也许他的头脑中真的不留存这些东西——也就是缺乏对生活对事物的观察与思考。而没有这个积累,写作文无疑就是一件难事。那些著名的或不著名的文学家,不就是凭着对社会生活与种种事物的观察与思考,来写出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戏剧、小品,或者纪实文学的吗?自然,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文学家的。
我想还是给他具体点吧!我说就写个《课间十分钟》吧!小W说,这个就给我留作业吧,今天写个别的。那就命题作文好吧?好!
我给出的命题作文是《环保,从我做起》。我说从我做起得有具体的描写,并在描写当中用点修辞格与成语什么的。结果,这次是白强调了。小Wn写的有点夹叙夹议式的议论文了。论点就是标题揭示的,论据有人类已经不再生产对环境有破坏的冰箱了,每个人都要节约用煤用电,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逻辑上看,只是缺少“为什么要从我做起”。字数约四百。我想也难怪他写成这样,我给出的命题,本来就适合写成议论文。议论文迟早是要给他辅导的,索性就给他说了说。
恰好他爸爸也在家,是为他的学习,特意两三周就回来一次。他爸爸从旁说,哪里没写好,就再写一下。我就告诉小Wn应当如何改。二十多分钟后,他说改完了,拿给我看。比改前稍稍好点,比如加了个排比句。而我要求的“为什么要从我做起”,还是没有写出来。我就找到应当从哪里加上——便给他讲解,边加上了两三句话。然后我说,这样才像个完整的议论文了。
2010-12-11于文化村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