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诗歌的生存法则
[双击滚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世间(即宇宙间)万物各有各的不同之处,但同时又有着很多共同的规律。诸如: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物竞天华,生长进化等。从分类学上讲,人属于动物界-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种。而诗歌属于人的精神产物中,艺术类的一个分支。它的诞生及发展完全遵循着世间万物的共同规律。
诗歌的诞生,是应了人类的精神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诗歌也在不断更新着自己的表达方式。每一次的形式变化,都是为了适应新时代读者的需求。这就是一个自然生长进化的过程或规律。任何一种艺术的生存发展,都需要回归自然中生长进化。离开了读者的艺术就如同种子离开了土地。一种完全失去了信徒的宗教,它的命运就是彻底死亡。联合国教科文费尽心机地保护了一些频临灭绝的艺术,但对于那些没有了读者的艺术,这种保护只能如同保护一枚标本。就如中国的西夏文和金文,如果找不回这些文字的使用者,就永远找不回这些文字的生命。
保护植物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让种子回归土地,放在匣中的种子,终究要失去生命。保护动物的方法,最科学的就是让生命回归到自然界繁衍生存,笼子里的动物,是生命退化的过程。
诗歌的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些规律,让种子回归土地--让诗歌在读者中发展、生存!读者是上帝,这是真理。谁不尊重读者,谁将逃不过被灭亡的命运!泊来品_话剧,在中国一度走红,是曾被专家学者们捧为阳春白雪的艺术。中国的话剧团也曾如雨后春笋。但话剧在发展过程中忘记(或忽视)了,如何去适应中国观众的胃口,最终被中国观众几乎是彻底抛弃。有篇报告文学这样描写到:“最后一场演出时,舞台下面真的只剩下了一个观众,有人问团长,是否还继续演出?团长沉重地回到:演完!演出刚一结束演员们就拥在一起抱头痛哭起来……他们很清楚,这已是最后一次的演出了”。
当今诗歌读者严重地流失这是事实,我希望诗歌不要走向话剧的命运。从话剧的衰落还能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无论你被捧为阳春白雪,还是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都不能挽救一门艺术的命运,只有观众(读者)才是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地!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