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为伍的回贴

   


    [双击滚屏]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如果取题为“我的农妇姐姐”或许会令人眼前一亮,也更能吻合全诗的内容。这样观云所说的形象单薄由于从姐姐的身份移到了农妇姐姐,这样也就有了立体感了。因为本诗的主要内容确实不在亲情关系上(姐弟、或姐妹)。
  问候天荒!
  ——复天荒一隅《大姐》

  诗的写作有时就是重温记忆的过程.
  ——复天荒一隅《诗的写作有时就是重温记忆的过程.》

  所谓文如其人,诗观其心。就在于其尽管充满想象,但却注尽真情,此诗文之宝贵之处。
  ——复涌玉《七律 *与 老战友重逢感怀》

  颂体难写,须别出心裁。不然难免落俗。
  ——复李振湖《七律 奥运颂歌》

  尽管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记住了那些名篇中的名句,但是只有名句是构不成完整的诗篇的。
  那些小诗很可爱,但是当我们读完了十首百首千首乃至更多时,它们是多么雷同啊,如同一棵上的花聚拢在一起时并无两样。
  ——复王芥《随意的美感》

  一个没有见过荷花的人,写出了那么多有关荷的诗文,而且那样的轻盈灵秀。这可能就得益于荷盈盈了,一个荷一样的女子,所激发出的作者的灵感。
  ——复王芥《[散文]青荷田田》

  呵呵,观云总是别出心裁。
  我的诗观也很接近观云的,那就是诗其实很简单!是写诗的人将它弄得过于复杂了。它就是将一些人们常说的所谓的内容装在[诗]这个形式之中。
  那么诗的第一要素是什么呢?
  当然是内容。不同的内容产生不同的诗,不同的诗结出诗人这个不同的果。人生的经历有大体的相同之处,所以便有大体相近的诗。因而诗是可以从内容上加以分类的。既然可以分类,诗就有事实上的高下之分与理性上的平等之说。不是所有的诗都是一样的,那种认为凡诗皆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谎话的自欺欺人。
  或许你会说:“人的认识不同,对人生的价值取向便有所不同,不同的价值取向在生命的本源上是一致的不分贵浅,高下。”这样问题就来了,如果充许据此立法,则杀人者皆说被杀者该杀,偷盗者皆说偷盗为当取。则人世便回到了生物界的弱肉强食,而无人性化的情感社会了。人与动物的不同之一,就在于人把物性的发情期加以量化,并将其形态转化为永恒的爱,注入人的一生及其人类社会。诗是人创作出来的,不是其它任何一种动物可以复制的。所以诗和人类社会有关。真善美、假恶丑,这一对词链并不是某些人阐述出来就可以成立并得到公认的。它们是人类文明(包括史前文明)构成的基因密码。它们是可以而且事实上也在任意组合。构成了真、善、美、假、恶、丑;真善美,假恶丑;真恶丑,假善美;真真假假……
  诗人可以不计取舍,但读者是不可能没有取舍的,而所谓的诗家则必须首先有取舍,否则如何立论?
  至于诗的第二要素当然是诗的形式了。没有形式的自由诗越写越容易,越写越丰盈,越写越离诗远去!至于诗的形式,诗的作者十有八九心里都是清楚的,并非那么玄妙。只是大家都这么自由地写了,我又何苦来着。可是我们都忘了,物质的属性——那就是居形而存在。人依据形而给万物命名。诗的形式消灭了,诗也将消亡。
  第三要素当然是因人而易了。不同的作者,对于诗和人生的不同认识与不同追求,产生了不同的诗。
  ——复王芥《说说你的诗观》

  快乐,如果是寻找的快乐肯定是麻醉剂。
  最有名的当然还是李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了
  不过要认识快乐的本质,还是有待于追究的。首先快乐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发现的过程而是产生和消失的过程。所以快乐是短暂的。只有不继地产生才能抵消不继的消失,否则与快乐相左的情绪就会趁虚而入,它们来了可不是说走就走的,它们极有可能会长期地困扰你……消除的方式,当然只有一个,那就是产生新的快乐。
  怎样产生新的快乐而不是麻醉剂呢?这就让有心得的人来继续吧……
  谢谢楼主。提供了这一话题。
  女士们应当多些发言啊,男人们可以寻找快乐,(唷,男女平等)女人们也是可以寻找快乐的……如此看来寻找的不是快乐而只能是麻醉剂。
  ——复马甲《快乐是什么?》

  欢乐的琪琪,幸福的天荒,诗意的祖孙啊,一组令人陶冶的画面。
  诗人天荒从黑土地而来的仍是那纯朴的至爱。
  ——复天荒一隅《 我倾听,琪琪的城市(组诗)》

  是诗人总有点"疯"
  问好楼上各位.
  城子兄的这部文稿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诗的现实的缤纷世界,揭示了诗的若干种可能。学习中……
  ——复《山城子《赏诗笔记》原文目录链接及文稿》

  恶是原生的,所以恶从来就无法接受到审判。因为恶与善同在,你选择了恶,所以你当接受审判。
  ——复观云忘我《邪恶与善》

  这个倒被我忽略了。
  对当下中成网的立名更有价值。或许有一天会成为“成人文学”定义的参考。
  中国成人文学网是目前几大搜索引擎中,排名靠前的真正以纯文学面目出现的网站之一。这与借成人文学之名,实为传播成人音像、做性广告以及纯粹的性行为描述的网站真的不可同日而语。这才是可以冠名《中国成人文学论坛》的网站。
  那些因“成人”二字而去或至今未到的老友,必将前来。
  ——复中国成人《我们需要作品》

  这是一种易于表达,易于勾通的语言,掌控得不好也容易形成直白。翠儿的诗将委婉的陈述,情感的张驰,精神的指向和这种语言融洽地在起,成为诗的自然而自由的流程,就像是自然界清纯的景象,乃至于可以敞开心扉,让你不知不觉地走进去,成为她的俘虏。
  ——复村姑翠儿《沉默的时间》

  这里面所用的只是环卫工一词,就构成了所谓的劳动场景.就在于环卫工是众人皆知的特殊工种.她们劳动简单却十分专业.若这标题中没有环卫工一词,则读来就有点不知所云.
  ——复山城子《两位环卫工》

  城子的论,更接近诗本身了。这与此前的一味地欣赏显然不同,其论的走向非常值得关注。
  ——复《令人猜想的美丽——读王芥五一即感》

  水是生命之源。
  我生活的一个叫水乡泽国的地方。但这些年,人们早就不吃河水了。水的污染是很严重的,好在有水。尤其是雨啊,像瓢泼的大雨,今天的早晨就在下着。
  问好,愿这浪迹江南之行给你留下长久的回忆。
  ——复《【原创】 水之殇 文。陈泯》

  忠实于自己
  忠实于诗
  忠实于生活
  三者同位一体,是调和的而非矛盾对立的。如强调首选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只是不可偏废。
  ——复《忠实——致作者》

  这题目有误么?比如用为“邻家的儿媳妇生小孩了”,或者“邻家的女儿生小孩子”或“邻家生孙儿了”等等似乎都没有这个让人有点误为“早生”的标题好,站在作者的角度所关注的是邻家有人生孩子了,所以不在意是女儿,还是儿媳,再加上辈份的差异,这有点怪异的题目也无不可。
  ——复《邻家的小孩生小孩了》

  是啊,大脑为什么会时有封闭的感觉?
  一个诗人,必须保持思维的活跃。有时,为了活跃宁可去犯那些低级的错误。
  ——复《玉米林,被盐吞噬》

  城子的生活诗,始终是积极的。积极而不说空话,假话,大话,套话,言为心声,那是令人萧然起敬的。
  也许正是这一“积极”,成就了山城子。
  ——复《黔中的夏季(组诗)》

  标题有些不确定性,似应改为《诗永恒的表达是你》,这样你就成了诗永恒的主题。这个你当然就是诗人自己。这就是诗人为什么称为诗人而不称之为作家之所以。
  作家更多的时候是为表现别人(那个客观或客体)而写作的,诗人则更多的是表达他自己,这就是诗人与作家在本质上的区别。
  ——复《诗是你永恒的表达》

  从文体上看,城子兄的这部书稿,逐渐地明确为阅读与欣赏了……
  当然这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城子始终在谋求着本书稿别具一格的结构,这样就构成了内容的系列与完整。我们知道美学和审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城子的《形象美诗学》首先基础的是审美,因而更接近于写作的实践。
  ——复《美,如何让我年轻起来-《形象诗美学》[35]》

  随感对个人而言是个真实的好东西。但他人若想从中受益,必得有大体相同的经历、认识和悟性。否则止于文字是思想不起来的,时间越久会让人莫明。
  因为是随感所以其题材、主题,也就不那么考究了。但熟能生巧,对行家而言是可以自成风格的。
  ——复《也谈随感》

  所有的美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当然也有因偏颇而取胜的,只是那是一种无奈何。
  人类所追求的美大多数是偏颇的,统一只是一种愿望。就形式与内容而言真正能实现统一的可以说便是大家。
  ——复《美,与你飞向大草原-《形象诗美学》[37]》

  活跃的思维才是诗内在的动力。
  ——复《美,与你踏响永远的节拍《形象诗美学》[36]》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中国成人诗文论坛网刊 发布时间:200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