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诗界论坛网刊
主 编:卢兆玉
副主编:山城子
王 芥
编委:与诗为伍
沫若使者
山城子
蜀道人生
天荒一隅
王 芥
陈 泯
阿 洛
立雪白露
鸣 之
庄晓明
覃乙峰
哑 榴
卢兆玉
易 湄
鄢爱华
编辑部
主 任:哑 榴
副主任:沫若使者
本期责编:
山城子
哑 榴
易 湄
制 作:天荒一隅
发布:2017/3/31
|
| |
|
|
山城子的回帖
1、为什么写诗?
答:从少年时代的喜欢唐诗宋词,到青年时期喜欢阅读新诗,就萌发了写诗的想法和实践。真要问为什么,可能就是热爱这种语言艺术化的文学体裁
退休之后,就以此为天天的乐趣。如果说年轻的时候,是为了得到纸质发表,满足自己的成就(虽算不得成就)感;那么我现在就是引诗为人生的雅伴儿,以个人生活为素材,抒发个人的情怀,打造夕阳的诗意生活。
2、为谁写诗?
为自己写诗,也为喜欢在网上读我作品的人而写。
3、写给谁看?
为在网上真心喜欢读我诗歌习作的诗友看的。哪怕人数不多。所以上网十四年来,根本不再向纸媒投稿。这期间,所发近300篇首诗文,都是论坛推荐或选发到、推荐到公刊或民刊上的,有的是被收入个人诗集,或网站年选的。
4、到底谁在看诗?
看诗的人,要远远少于写诗的人。我是既写诗又看诗的人。写与看的比例大约1:30~60吧。我看我常去论坛上的诗。比如中诗网所有加精的自由体诗和散文诗,我都要看的,特别是【中诗简牍】,每期都从头至尾看两三回,努力找到我个人喜欢的作品来学习,并写下学习记录或感想。从别人在我贴出的诗歌习作留言看,多数是应酬字样,甚至没看装作看了,留字留出笑话来的。这足以证明看诗的人,远远没有写诗的人多。
5、是爱诗的人对新诗喋喋不休?还是不爱诗的人对新诗喋喋不休?
这个什么情况都有:爱而喋喋不休的有之,不爱的喋喋不休的有之;想乱棒打死新诗的人喋喋不休,想维护的人,自然不能听之任之。
6、网络之后,诗是载体的价值?还是诗自身的价值?
网络与纸质同样是载体,诗的价值是诗的社会功能决定的,与网络或纸质无关。
7、百年新诗为何总在不断的否定中而又彼此掌声不断?
因为事物的发展,本身就是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的过程。或曰规律使然。
8、百年新诗的主流是什么?将如何持续?
自由体是主流,目前散文诗迅猛崛起,欲夺主流。
9、时代的、历史的?历史的、时代的?
今天是时代的,明天就是历史的。
10、个人取舍能否代替时代在历史中的位置——怎样辩证地看待各个阶段的百年新诗?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百年新诗亦然。
11、新诗是纯粹的舶来品吗?
不是的——看看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就知道了,那很中国的。
12、诗的第一性及其次是什么?
诗的第一性是它的本质属性,或称为诗性。诗性就是:
指诗的本质属性。就是含蓄着诗人情(感)思(想)的语言艺术。这样的语言艺术,具体说当是既区别于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剧本、小品文等文学体裁,也区别于快板、相声、小品、唱词、顺口溜、三句半等韵文或语言艺术的基本特性。
这个特性是:隐约着诗人情思的语言的含蓄、精炼、生动、形象、新颖、流畅,或诙谐、幽默、深邃、厚重,或跳跃具有音乐性等的密集呈现。
这种密集的程度,至少要超过50%的句子。如果散文化的句子达到一半以上,就不叫“密集呈现”了,就是诗性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