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4|回复: 8

亚麻布上的奢华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4 16: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亚麻布上的奢华生活

空气纠结在一起,人群拧出了汗珠
我用巨大的咳嗽声与诗歌对话,咳咳
她说,如果能每天路遇一些感动,
如果,还能听到路边梧桐的窃窃私语
如果,可以与可心的文字亲吻呼吸,
我想,这就是奢华生活

如果,可以在音乐里找到心情,
如果,可以在泡沫里圆满一生,
有满园满园的鲜花和水果,养一圈的鸡鸭牛羊,
有别墅,有庄园,
和喜欢的人生一堆孩子,对痛恨的人拳脚相向!
如果,这一切都不是虚拟。
这也算,奢华生活。


为了这些,倾城奢华
我们不能说,这空虚的甜,真够呛!
我们必须,吃很多盐,
然后,变得很蓝。这生活,本来
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浴盐按摩。

木子于2010年7月3日






发表于 2024-5-14 17: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圣梦木子对油画也情有独钟!
发表于 2024-5-14 18: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凝聚与凝结的美!

发表于 2024-5-14 18: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诗,如果有太多密集的意象云集,读者通常感受到的是其强烈的氛围,这种强烈的氛围对读者有非常的吸引力,使其专注,倾情,向意象不断的靠拢,直到沉浸于这些意象之中而不能自拔……但同时也限制了读者的想象,制约了诗人所赋于给语言的而非色彩的连续性、放射性。这或许是两类不同的审美所营造的不同效果。

我们从极简的语言中反而会联想到很多……这是诗的集约的效果……所以,太多的修辞对诗意(题旨)可能产生量能的烘托[注意,我这里说的是诗,而不是画质的],但也束缚了主旨的延伸……。

这也或许是中国诗、画,与西方诗、画的区别吧。诚然在当今的融合下,它们会彼此的渗透,也确实在彼此的渗透……
发表于 2024-5-14 19: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回到圣梦木子的这首诗。

圣梦木子的这首诗,画面感是强烈的,叙述的层次也很清晰,它们之间不是递进的,它们融于一首诗中是并列的。本来,这首诗有第一节和第二节,就足够了,但圣梦木子就是圣梦木子,她一下子将题旨拓展开来,拓出画外,其实也是题旨的重心:这空虚的甜,真够呛!

亚麻布是什么?是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天空下灰色的人生。这最后的一节不仅破题而且解题:我们必须,吃很多盐,/ 然后,变得很蓝。且为此充满信心的写道(布道的道):这生活,本来 / 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浴盐按摩。至此,这最后的一节是诗情的,而前两节则是画意的。

一首画意与诗情结合的诗作就呈现在下面了……


亚麻布上的奢华生活

圣梦木子
空气纠结在一起,人群拧出了汗珠
我用巨大的咳嗽声与诗歌对话,咳咳
她说,如果能每天路遇一些感动,
如果,还能听到路边梧桐的窃窃私语
如果,可以与可心的文字亲吻呼吸,
我想,这就是奢华生活

如果,可以在音乐里找到心情,
如果,可以在泡沫里圆满一生,
有满园满园的鲜花和水果,养一圈的鸡鸭牛羊,
有别墅,有庄园,
和喜欢的人生一堆孩子,对痛恨的人拳脚相向!
如果,这一切都不是虚拟。
这也算,奢华生活。


为了这些,倾城奢华
我们不能说,这空虚的甜,真够呛!
我们必须,吃很多盐,
然后,变得很蓝。这生活,本来
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浴盐按摩。

木子于2010年7月3日


                    卢兆玉   2024-05-14写于读后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20: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哥读我的旧作,
如此的认真,如此丰盛的文字!让人感动!
习诗爱诗之人,最好的礼物是文字。最高的礼遇,是诗评!
再次感谢!

点评

是我应当感谢圣梦木子!是圣梦木子的诗,给我带来了一次愉快的审美旅行。谢谢圣梦木子!! 读后的完整版链接如下: 读圣梦木子《亚麻布上的奢华生活》 http://cs.shiget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5-14 20:55
发表于 2024-5-14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圣梦木子 发表于 2024-5-14 20:13
感谢大哥读我的旧作,
如此的认真,如此丰盛的文字!让人感动!
习诗爱诗之人,最好的礼物是文字。最高的 ...

是我应当感谢圣梦木子!是圣梦木子的诗,给我带来了一次愉快的审美旅行。谢谢圣梦木子!!
读后的完整版链接如下:

读圣梦木子《亚麻布上的奢华生活》

http://cs.shigetang.com/forum.ph ... 4541&fromuid=40
(出处: 大诗界)

点评

再次感谢卢老师点评,太好了!你把满腹牢骚的我说的太好了,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5-15 08:4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08: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圣梦木子 于 2024-5-15 08:52 编辑

再来看2010的我,活得多纠结
那时候的文字是连珠炮状的,可见每天满腹牢骚。
儿子未成年,老公已开花。
工作忙碌,顾不上照顾自己和自己的感受,
有慢性咽炎,“咳咳”,也可能是每天吼孩子。
“吃很多盐,变得很蓝”
也可能每天忙碌,冰箱随手拿出快餐,安徽婆婆给我带来很咸的鸡鸭菌子之类
很蓝,“蓝瘦香菇”。难受想哭。

现在虽然都归于平静
但是再也没有那时候的好文字,
现在的文字短小,大不如前,
由此可见,悲愤哀悯出好诗。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08: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24-5-14 20:55
是我应当感谢圣梦木子!是圣梦木子的诗,给我带来了一次愉快的审美旅行。谢谢圣梦木子!!
读后的完整 ...

再次感谢卢老师点评,太好了!你把满腹牢骚的我说的太好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