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4|回复: 13

亚麻布上的平民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4 16: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亚麻布上的平民生活

踏进月光,就跌进你的心事里,
时间,总是很快,我们,总是太慢。
我们喜欢把生日埋起来,
好像藏起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有风声,把我从慵懒中推醒,
这日子,一天天从亚麻布的缝隙中溜走,
你总是寒暄了一圈,最后切入主题,
说我就是一颗盐粒,奔跑在未央与未央之间。

四野的风,即便生香,
也吹不来风花雪月。日子在秒针上刻画年轮
你在白菜叶上刻画铁骨柔肠,
一招一式,从不重复

两个布衣人,他们谈起父亲,眼泪汪汪,
谈起孩子,神采奕奕,谈起文字,面面相觑。
这日子,究竟该在哪条路上颠沛流离,这个秘密被我窥听
“颠簸,就当是做了一次按摩”
关于盐的份量,这个秘方,不能说破。


木子于2010年7月3日
发表于 2024-5-14 23: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这首诗和《亚麻布上的奢华生活》是不是作者立意中的姐妹篇。但从公布的时间来看:都是2010年7月3日。这样在时间上是对接的,且标题也挺衔接——都是:亚麻布上……但哪一首是前,哪一首是后呢?我没有向作者咨询,仅以我的阅读经验:从情绪的走向上分析,应当是后者。且在诗意的陈情上这首《亚麻布上的平民生活》在诗与画之间更接近诗。所以,它是飞扬的,灵动的,同时也更加真挚和纯正,简单而隽永。

发表于 2024-5-14 23: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踏进月光,就跌进你的心事里,
时间,总是很快,我们,总是太慢。
我们喜欢把生日埋起来,
好像藏起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平民的生活总是那么的低调,他们的陈词比起生活中的忙碌相对则是沉默与忍耐。他们大多生活在底层——承压的底层需要多大的耐力,这不是一直居于中高层乃至顶层的子弟们所能体会的,他们不懂也不屑懂。这让我突然想到了所谓精英们的一些诗作:他们高蹈,他们沉迷于意识形态,沉迷于形而上的思辨、诡辩,看似关切民生的愤愤不平,其实却很懵懂,多华而不实。我此前对圣梦木子不了解,现在也不了解,但通过近期几首诗作的阅读,可以假性的肯定,圣梦木子至少是接地气的。起码也是在用心写作,体悟人生。否则,这短短的四行难以有如此的概括力和穿透力。评说:这是诗人自家语也不为过。

发表于 2024-5-14 23: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风声,把我从慵懒中推醒,
这日子,一天天从亚麻布的缝隙中溜走,
你总是寒暄了一圈,最后切入主题,
说我就是一颗盐粒,奔跑在未央与未央之间。

女性总是细腻的且细腻得接近优雅,这样的生活体验又让我觉得诗人至少不是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但她的心是平民化的,而非贵族式的精英气息,蕴藏着普通人生活的情调。用语接近于剧中的台词。是生活的诗化,也是诗化的生活。平民生活一样是诗情画意的且简单而富足。

发表于 2024-5-14 23: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野的风,即便生香,
也吹不来风花雪月。日子在秒针上刻画年轮
你在白菜叶上刻画铁骨柔肠,
一招一式,从不重复

有这样的女子作人生的伴侣,那男子真是有福了—— 一生的体贴与温馨,最重要的是理解与同化,白菜叶式的生活如何就不及风花雪月,那白菜叶上的筋络——铁骨柔肠,一招一式的清晰,日子就这么简单却不重复、乏味,因为烟火的人生-生活从来就不缺盐,也不能缺盐,这是那些过惯甜腻奢华生活的人们难以领悟的,或许他们一辈子也弄不明白平民的生活为什么不能缺盐,因为他们常常讨厌的就是菜肴太咸了……又如何知道盐的保障性式的重要呢?人间不能没有烟火,生活不能没有盐,这就是平民生活最朴素的情感也是最低的诉求。
“说我就是一颗盐粒,奔跑在未央与未央之间。”这上一节埋下的包袱,在这里全部展示——“一颗盐粒”再次升华了全诗,也让诗的诗旨越走越明确。这和前一首《亚麻布上的奢华生活》的结尾“浴盐按摩”是完全不同的定义:前者浴盐按摩,仍然是奢华生活的另一种持续,是一种表面的重光,虽有了觉醒义,但仍然是劝喻式。这里,却是完全的赞同、确信。诗到这里也可以结束了……但不!圣梦木子要进一少拓展诗的蕴含,于是有了下一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09: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他们常常讨厌的就是菜肴太咸了……”对啊,大哥!你懂得安徽菜的咸么?

“说我就是一颗盐粒,奔跑在未央与未央之间。”过去发出来,很多人不明白这句,这句 其实就是说很忙碌在这个城市的未央区,跑来跑去。哈哈

但是“未央”这个词,寓意又很好,代表了无限。所以,上帝帮我出好文字。

但是你还是把我夸的太好了,真的没有你说那么好!!阅读您是认真的,也是懂我的,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09: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奢华在前,平民在后
这是当时《诗边界》论坛的同题诗,两天两个主题
现在这个论坛很多年前种种原因不存在了,
我们活在边界的人,无所依。
来到了大诗界。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09: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有空就把以前诗歌报的文字,每天搬过来一点,
读完诗歌报所有我的主题,仿佛重温了我的前半生
可以看出能写的时候也是最忙最艰辛的一段日子,
看来写作跟有没有时间没有关系。

现在有时间了,也不辛苦了,反而没有字了,
看来诗真的像压榨橄榄油一样的工序,
越是挤压,越是纯浓。

点评

谢谢!!木子,辛苦一下,尽可能的搬来。其实,这不仅仅是对创作的一次自我梳理,也是最终定稿前的必须,同时又是在构筑新的台阶前的再一次回盼。 我已经将两篇读感合成一帖了…… 读圣梦木子的两首诗 http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5-15 10:01
发表于 2024-5-15 09: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布衣人,他们谈起父亲,眼泪汪汪,
谈起孩子,神采奕奕,谈起文字,面面相觑。
这日子,究竟该在哪条路上颠沛流离,这个秘密被我窥听
“颠簸,就当是做了一次按摩”
关于盐的份量,这个秘方,不能说破。

这一节看是[亚麻布上的平民生活]收篇,实则是对两首诗的总结,也是对人类绵延不绝的礼赞。只是这赞,有些苦涩了,诗人说“不能说破”其实还是破了,纸是包不住火的。生活中再善良的人们,也有着他们的对未来的期待和愿景,同时又有着对于过往的缅怀与愧疚,尽管这不是他们的责任,但又何尝不是因为这平民生活的缘故。一个做“浴盐按摩”一个以人生的颠簸为按摩,虽然是两首诗(两个平行的空间)但在诗人的笔下至此却一笔带过式地成为了极强烈的对比……不能不说:这是诗人强健的手筋的布局,也是情之所至吧。所以,我以为《亚麻布上的平民生活》较之于《亚麻布上的奢华生活》更为诗性的判断一开始就是准确的。

再次谢谢圣梦木子入驻大诗界后给论坛带来的佳作,注入三观的力作。好的诗,是不会过时的。      卢兆玉  2024-05-15

点评

感谢卢老师,统一时空,我在回复你在评,还用心!在大诗界遇见这样的老师,木子之幸! 论坛有这样的带头人,大诗界之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5-15 09:4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09: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24-5-15 09:34
两个布衣人,他们谈起父亲,眼泪汪汪,
谈起孩子,神采奕奕,谈起文字,面面相觑。
这日子,究竟该在哪条 ...

感谢卢老师,同一时空,我在回复你在评,很用心!
在大诗界遇见这样的老师,木子之幸!
论坛有这样的带头人,大诗界之幸!


点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5-15 11:40
发表于 2024-5-15 10: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圣梦木子 发表于 2024-5-15 09:19
这两天有空就把以前诗歌报的文字,每天搬过来一点,
读完诗歌报所有我的主题,仿佛重温了我的前半生
可以 ...

谢谢!!木子,辛苦一下,尽可能的搬来。其实,这不仅仅是对创作的一次自我梳理,也是最终定稿前的必须,同时又是在构筑新的台阶前的再一次回盼。


我已经将两篇读感合成一帖了……

读圣梦木子的两首诗
http://www.shigetang.com/forum.p ... 94541&fromuid=4
(出处: 大诗界)

点评

看到了,卢老师有心 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5-15 15:59
发表于 2024-5-15 11: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圣梦木子 发表于 2024-5-15 09:41
感谢卢老师,同一时空,我在回复你在评,很用心!
在大诗界遇见这样的老师,木子之幸!
论坛有这样的带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发表于 2024-5-15 13: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需要不需要思想,需要是肯定的。但诗的底蕴是情感,所以人在忙碌中——因为顺或不顺会更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而这种种的波动会令人更易敏感,也容易兴奋,从而思维更加活跃……其运维的方式要比逻辑中的思辨高速到几十倍、几百倍,甚至难以自持,在情感的驱动下——思想,带箭而发……这便是诗思。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15: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卢兆玉 发表于 2024-5-15 10:01
谢谢!!木子,辛苦一下,尽可能的搬来。其实,这不仅仅是对创作的一次自我梳理,也是最终定稿前的必须, ...

看到了,卢老师有心 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