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0-15 16: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就上一个话题随时会做理论上的补充,这次补充说明,一行诗的文字声调起伏所产
生的抑扬顿挫以及它在节奏韵律上的作用。这方面已早有就“顿 ”对诗歌的影响的相关文章。
夜雨惊梦醒,已无道别声。这是诗友“现在”写的两句诗歌,,其格式为二三,二三。
夜雨 ,,梦惊醒,已无,,道别声 。“二字一顿”,加上醒与声的协调,节奏和韵律跃然而出。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的两句,其格式为四三,四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是二,二的格式。,,,,,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又是几几的顿挫呢?一目了然。没有人能够告诉我,,
这明显三二三的格式,,我推崇“事不过三”的理论,所以,从顿挫的角度分析,九个字不宜出现在
同一诗行里,会可能出现四个顿挫,必然会与二二产生混乱。导致诗歌整体的节奏与韵律受损。
俺曾经提到过四声在诗行里的作用。加上顿挫与韵脚,。如果能统一的使用,诗歌必将是一个很
美丽又激情的面孔。以上皆为俺的一面之词,还望众诗友不吝赐教,以修正真正完美之诗歌。敬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