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63|回复: 1

采风读诗 (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2 06: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探石》


人,穷在路边
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
石头,只要够大
那就算是你
躲在荒山野岭中
也会有人来把你登门探访


文/刘尚宾潘越雨2015/7/14
写于纽约州allegany state park国家公园


   采凤导读:此诗也可以借鉴人生感悟短语形式来写:“《探石》   人,穷在路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石头,只要够大,那就算是你,躲在荒山野岭中,也会有人来把你登门探访。”
   问题是这样写可能会冲淡思想的味道,毕竟诗歌是以思想性的凝练为主打方向的,而散文诗重在行文,或者文的流畅和思想性兼顾(个见),从这点来分析,这首诗不成功的,在于自己的思想没有借助诗体完美表达。分析如下,既然是《探石》,那就必须提取石头的味道来,不同于人类的思考和价值观,人眼里的富贵和石头的“大”是两个平行的观念,缺乏突兀,缺乏突破和上升的点,所以,用“大”字来概述石头,未必独辟蹊径,思路不够新颖,缺乏震撼力,一首短诗如不能借助很少的文字营造震撼的思想氛围,确实不够成功,原因是字数本来就少,艺术手法,通感的运用局促于狭小空间,所以必须借助于思想的呈现,新颖来达到。  个见把“大”字换为另外的“静”,或......(亦在思考中)。
握手


2、《飞蛾扑真》

做人容易
做个好人更易
只要是够圆够滑
溜得跟鹅卵石的一模一样
那你就是
一个名副其实的好人

做人容易
但是,若想
做个表里如一的真人
去剥光自己所有的面具
来赤裸裸地面对这个世界
那就等是飞蛾扑火的
九死一生

做人,容易
做个假的好人,更加容易
但是
想做一只
敢去守候爱情的飞蛾,真难
诗人也,有真有假
但能敢将自己的心底真话
毫不保留地呈于人前
那就必须
要具有一种飞蛾扑火的天性


文/刘尚宾潘越雨2015/7/22

   采凤导读:“做个表里如一的真人”,是此诗的眼。确实,如果真的做到了事事处处都能认识到“真”的可贵,或者捕捉到“真”和我们同在,从而不会为任何外界不开心所干扰,所带动,本身已经在“真”之中了。
   此诗点出了做人,做事,写诗的核心:从心灵做起,和“真”交朋友;此诗也点出了了一个众人觉得烦恼的所在,飞蛾的来历,即心生一念之后所面临的尴尬,因为世界从来就是这样安排的,从自然理念和人的观念上来说,你心生“恶”念,身边必定会有“善”的一面,包括点拨或修正,紧跟不止,直到相互抵消或向顺应自然规律的方面转化;相反亦如此,所以这个世界永远处于颠簸中的平衡,(这里指人观念的来源和发展方向),弄懂了以上就抓住了通向“真”理的途径:一个“敢”字是无畏的前提,当然重要,一个“静”字遏制所有观念,达到不受后天观念影响,实现同体大悲愿望的“郁郁黄花皆般若”。以上个见
   所以此诗结尾“飞蛾扑火的天性”不可助长,若不从人性深处做平静的功夫,想借任何外在形式都难以体悟“真”愉悦。
   握握,以上仅仅从诗歌的思想性探讨。


3、夜晚

文/镇州



夜晚降临。我摘下

面具。身体最坚硬部分

一只船,泅渡的工具

赤裸的苦衷



前朝的晨钟暮鼓传来

居然如此合拍。随这指尖的触摸

一块松木板的家具面上荡起涟漪------



无声的音乐飞扬。夜里

你弹拨

如飞鸟演奏天空


采凤读诗:夜晚降临。我摘下

面具。身体最坚硬部分

一只船,泅渡......

从此段和结尾看,《夜晚》一诗仅仅写了一半,属于黑夜的人生和参悟,而且只有当夜幕降临,诗人才肯打开身体最僵硬的部分,和大自然进行亲密交流,虽然很畅快,很彻悟,但是人生无数次从黎明走向黎明的反转和扬升,显然没有点到;所以说,借《夜晚》题写,对于夜的思索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若能轻松借助于白天写黑夜,或者少许点“白”字面,走出黑的局限,这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思路,考验诗人思维是否有局限,有比对,有抑扬,有更全方位的审视,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点,或一个面的酣畅淋漓的倾诉或自在表现。
   从立体看,此诗属于倾述型,引领和突围性有待......
    凤浅见,握握,就诗论诗。艺术呈现方式及韵律等探讨暂略,候补。。。。。



4、风吹故乡
        文/王蕾

风在故乡的岁月里吹
在屋顶上繁衍
父亲蹲在屋檐下,小心呼吸
母亲一旁端坐,陪伴着
逐渐降临的黄昏
加重了,他们的苍老

天色暗下来时,风在父亲的肌肉和骨头里吹
有什么在残缺的部分凝结
使他内心坡度
骤然陡峭。他的咳嗽
应该包裹某种隐喻
母亲曾试图,以平稳的语气止住
却是徒劳的

最终,风将我眼窝里两颗硕大的泪珠
越吹越远
与划过天穹的流星
惊人的相似

2015.7.5

   采凤导读:此诗以家常语言叙述了风和家人的故事,主打情感是思念以及亲情的温暖与岁月的无情。
   结束时情感基调略微上扬乐观些或更好,平静中淡看人生,笑对生死不是更令人怀念么。
  另外“惊人的相似”可以去掉,这样更意味深长,人生与相遇,家乡和亲情,在风的眼里,本身就是星星一样在对语,眨眼,互盼;有效拉长诗歌的空间感,让“语言的艺术从自然中来,最终回归自然本身”。一点浅见,班门一回。  


5、炳灵寺,十万佛光里的佛
文/云海风帆


我看见了黄河,着青衫而过。
我看见了高峡,随波纹梯次湮没。
佛光。十万佛光,在一处丹崖之上盛大开放。

细腻、斑斓、精致、纯洁。千姿百态。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人文的飘逸。每一尊佛像,石雕、泥塑、壁画,站立、端坐、舞动,他们的眼里,都深藏着一片苍生、一代王土、一种天降的撼动。无数国度、无数战场,乃至无数渔家灯火和舟楫,依法传承。

佛啊,你应该是谁要拜得坚守。
是无名的开凿者?
是游弋的水上浪子?
还是将相王侯?
所有的参禅和拜谒,所有的朝圣之路和感恩、忏悔的泪水,凝结成了无数详实的光,横贯天霁。

上千年了,我分不清哪个朝代,小龛上的天、地、日、月、君、亲师,都要经历多少次火的洗礼,煅烧出了如此的蓝、如此的清和如此的静。

长夜漫漫,长路漫漫。
如今啊,我的眼前,只有一团光。
黄河之光。
一层一层推涌,一路一路盛开。
时代的信念之光。

   采凤导读:仅仅从思想性作探讨,其实从一粒小石头里面可以见察事物的本性,此诗入题《黄河》,做到了以宏大观渺小,这是第一步,遗憾的,以小观大没有深入,缺乏和平凡事物的沟通和举证;诗语言的华丽,宏大,架构家国人文,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没有从这些架构中找到一个足以令心灵震撼的细微的点,也就是精神和情感;若说精彩处,在于将黄河之光和民族精神,和智者的开化有机融化渲染。总觉力度不够,庞杂有余细微尚缺。

6、夜晚

文/镇州


夜晚降临。我摘下

面具。身体最坚硬部分

一只船,泅渡的工具

赤裸的苦衷


前朝的晨钟暮鼓传来

居然如此合拍。随这指尖的触摸

一块松木板的家具面上荡起涟漪------



无声的音乐飞扬。夜里

你弹拨

如飞鸟演奏天空


采凤读诗:夜晚降临。我摘下

面具。身体最坚硬部分

一只船,泅渡......

从此段和结尾看,《夜晚》一诗仅仅写了一半,属于黑夜的人生和参悟,而且只有当夜幕降临,诗人才肯打开身体最僵硬的部分,和大自然进行亲密交流,虽然很畅快,很彻悟,但是人生无数次从黎明走向黎明的反转和扬升,显然没有点到;所以说,借《夜晚》题写,对于夜的思索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若能轻松借助于白天写黑夜,或者少许点“白”字面,走出黑的局限,这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思路,考验诗人思维是否有局限,有比对,有抑扬,有更全方位的审视,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点,或一个面的酣畅淋漓的倾诉或自在表现。
   从立体看,此诗属于倾述型,引领和突围性有待......
    凤浅见,握握,就诗论诗。艺术呈现方式及韵律等探讨暂略,候补。。。。。


7、落日的门栏                                            
文/镇州

因频繁开启而发烫了的锁孔。门的残酷在于明证
一颗雄心浮于半生和不熟之间,又将被墨色涂抹
虚无。这是否意味夜已经怀孕
有了流水意和火焰,一种淬!

唤出缚于坐标的马,授予晚风
仿佛晚餐后的一只苹果,最终消失
而果核部分的命名——夜
将你轻轻吐在灯芯里------

在宁静之上,我和星光置于一地


   采凤读诗:1、又见一首和夜有关的诗歌,虚无之后诞生万有,上升后的下落,流水和火焰主持的世界缤纷话语,在此诗尽显,喜欢如此迅疾的语言转换,意境由点及面,慢慢荡开,读此诗犹如品尝时间的冰块,在唇齿,在指尖回味悠长。
   2、“唤出缚于坐标的马,授予晚风   仿佛晚餐后的一只苹果,最终消失”,此段将固化的空间比拟马,幻化成苹果,通感的运用纯熟,视觉,味觉,触觉兼备,立体呈现虚空。
   3、“在宁静之上,我和星光置于一地”,一种彻悟后的宁静,整个融化在星光和大地,这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悟,用一个“燃”字可表达,用“夜的对语”可替代诗题“落日的门栏”。
   4、首句“因频繁开启而发烫了的锁孔。门的残酷在于明证”,若改为“门的残酷在于频繁开启  而发烫”,或更好,避开“锁眼”和“门“争夺主题,有开门见山效果。
   5、“唤出缚于坐标的马,授予晚风”若改为“唤出缚于坐标的马,授予晚风,轻拂门栏”,效果更佳,因为诗题有“落日”二字,通观全诗少了文墨渲染“落日”,建议在此处稍稍点下。
   6、诗歌前两句完全可以押韵“i”的,和下句尾字“淬”“失”“里”“地”等字,连贯一气。
   7、心灵彻悟类诗歌一直局限在和自我对话,普及和受众局限的难度在于“心灵的魔术师”,虽魔幻少互动,因为少了相同的心灵体验,自己感动未必代表众人感悟,自身升华未必带动身边升华,况且用来“显摆”的道具不像某些现代诗,极尽宏阔壮观的诗语言,极尽贴近现实的打动力。所以说这是一首传统意义上的心灵感悟类诗歌,还需在贴近现实上下功夫,多找一些容易和更多人形成心灵共振的参照物,从而把诗歌能量发挥更大。


8、剑客
文/镇州

时常怀有杀人之心,似蓬勃剑气
杀戮之事在于握剑的手掌操于
疾病,劳作,远行,梦的空白
且以皇帝名义,日日履新登基
徒具旧日河山

得遇一场鹅毛大雪。仿佛弹射出去的刀光剑影
片片削平万千障碍。不忍卒读的伤
及自身,多像颓废之爱显现了漏洞

破败中,你加固曾经废弃的空巢
盛接   宁静


采风读诗:此诗首段把剑客比拟“日日履新“”徒具旧日河山”的皇帝,很有新意,接下来用“颓废之爱”做个承接,“显现了漏洞”是主题,同时也是该诗写虚的一根主绳,虚实并进是该诗的另一特色。
  尾句达到共同提升,“宁静”,不错,和本人此时的心灵,共振达到一致。
  很有特色的一首,本人视之为成功的“阴阳鱼”,诗歌虚实并进的典范。现实色彩亦很浓厚,容易达到“以己之感悟,推广弥漫至更广人群”。
  推荐。能力受限,暂看不出缺陷。


9、画作
文/镇州

上午7:30分。我八岁
捉一只笔象捉一只蝉,或者一只青蛙,玩耍之心占据三分之二
余下的用于绘画,用浓重的墨汁淋头
毕业时,画作接近达成

细节无法完善困境。尽管已经习惯赞美的装饰
和从侮辱里取出大海的盐晶
在路过一个陌生漂亮女人时,内心开始蠕动
脱落一些油彩似的铁锈

“我们赤裸的坦诚相见”
有更多的铁锈阻止诱惑。眼睛是唯一漏洞

采风读诗:1、此诗通过一幅画的诞生,过程走出一个“情有独钟”的赤子,坦诚爱的话题,爱的真意,抽丝剥茧般从世俗,从众人无法体验的情感中,走向升华,走向诗意般的生活,是典型的意向和生活完美融合之诗。
  2、此诗自我设定一个极弱的陷阱“在路过一个陌生漂亮女人时,内心开始蠕动”,这是一个普通人无法逾越的陷阱,生理反应指挥情感走向的一道坎,好在“脱落一些油彩似的铁锈”,此句完成了对此诗的救赎,情感的走向明媚,始终积极,避免很多类似流俗、颓废的结局。
  3、“铁锈”让人自然联想画作的通红颜色,眼睛是唯一漏洞,同时眼睛也是无数铁锈的聚集地,视觉往往阻止人类情感向更高级的境界攀升,个见,此诗结尾有两重意义,既肯定了画作的主使:眼睛,也否定了视觉作为第一参与者的能力。这一巧妙安排增强了全诗的耐读性和思想性。
  4、首句“上午7:30分。我八岁”,让人自然联想8点钟的太阳,扩展一下,此诗没有局限于以情感写人类;人类作为自然的一份子,自始至终和万物保持“赤裸的坦诚相见”,该是怎样的一种诗意呈现,人类的赤子情怀在诗中得以呈现,此乃成功的一种语言暗示和自然联想,有效提升诗歌容量,直达“同体大悲”、“闵怀自然”。
   5、不足处在于第3段少了一个连接的关键词,诸如“画作”之类,和题目有了稍许偏移。使得思想游离题目之外,或许这正是作者有意制造的一次“意外”吧。以上浅见,或许解剖式悦读对原诗是一种伤害。恕。


10、雨和雪

文、小雪人

停歇是行走中的瞬间,也是永恒
溢满天空的泪滴,悬垂在屋檐下
停留在雨珠里
停留在一条河流的秒针上
鱼儿追逐的云朵,桨叶上的浪花
四散的鹅卵石,漫长的水草
以及零度以下的一片凝结
都会化作故乡的一缕炊烟

采凤读诗:1、关于时间,瞬间和永恒诗意般呈现,——“停歇是行走中的瞬间,也是永恒”。
   2、关于空间,天空和屋檐拉近距离,——“溢满天空的泪滴,悬垂在屋檐下”。
   3、关于微缩和膨胀,雨珠居然虹化成一条河流,童话般,——“停留在一条河流的秒针上”
   4、关于动和静,卵石和水草亲密对语,——“四散的鹅卵石,漫长的水草”。
   5、关于临界的点和面,以上都是对故乡的铺垫,炊烟才是久飘不散的乡音和乡情,——“都会化作故乡的一缕炊烟”。
   6、8行文字涵盖浓缩世界的因素,不容易,却做到了,推荐。
   7、该诗弱的地方在于诗意有欠拓展,仅仅局限于季节和故乡的思考,关于大自然一切有关《雨和雪》的特质,并没有做深入联想,建议参考镇州的《画作》,借鉴引发式思维,在该诗添加柔和刚,人和自然的思考,建议把整个人类比拟一滴雨,把自然环境比拟一片雪,在更广博的境域重新梳理关于人文,关于回归,关于思乡的话题,可能会不仅仅局限于“亲情”的该诗话题。另,“以及零度以下的一片凝结”,这里的“片”字若改为“切”,会比较深刻。
   以上浅见。握手




发表于 2015-8-25 10: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