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30|回复: 1

晓荷采风—— 《易湄<云上的日子>,兼谈诗歌的使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3 22: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晓荷 于 2015-5-24 06:16 编辑

@晓荷采风—— 《易湄<云上的日子>,兼谈诗歌的使命》

褒扬版:你就是我

诗人自我意识的复活
通过文字和诗歌
云端被拉近现实
“云影”代表透过生活的提炼,营造的诗意
“喘息”代表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甚至残酷

本诗通过地上人(喻示不脱离烟火的生活)
时刻关照云上人(喻示不忽视精神的高度)
四种形态和心情
阐述人和自然怎样贴近
物质和精神如何摆平的深刻话题
思想的深度最终决定诗歌的深度

“树叶丢下的春天”,看似平凡
寓意积极,揭示了春天的侧面
一个“丢”字,尽显自然法则
看似无情,实则规律
“衰老”的“胜利”,填充了哭泣的空白
极具美感,使得情感曲线抛洒平衡
“植物样的枯萎”,使得“隐去”具备
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一份淡然

《云上的日子》实则是一首禅诗
借自然描画心情,刻画万物
领人走出平面的观察角度
具备潇洒俯瞰,同游自然的警醒
和细致观察


针贬版:反客为主,诗歌的逆转

从整诗排列形式上说
第三段“成为瞎子的流年”
似乎多了一个字
或改成“成为风的流年”
这样贴合每段三字,六字,八字的安排
字面排比效果彰显整洁

整诗始终采取第二人称叙述
缺乏“我”及“他”的穿插
不符合诗歌创作理念
从哲学意义上说,“你”的对应关系
缺乏延伸,缺乏对比,缺乏补充
思考是欠缺的

建议“名字随即被时光删去”
改成“时光随即被名字删去”
因为“名字”内含三种人称
变被动为主动
人类思考的能动性始终占据主题


中性版:诗歌的使命

《云上的日子》类似思考表达类诗歌
向外界透露的心声
似萌芽,待壮大

诗歌由写的阶段上升为牵引的阶段
接力棒交到评判者手中
完成思想涟漪的再扩散
形成文字对社会、舆情的整合力,修复力
才是创作的一大进步

然而诗歌网站很多创作
止步于倾诉、刻画阶段者多
所谓“自度”者方能“度人”
诗歌真正的功能在于传达
在于扩散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
“光”的语言的运用
最终要穿透各种光,熟悉各种光源
成为打通现实和理想
成为粒子最细腻,感情更动人,情怀很博大的诗语言

总之,我们都是追溯光的人
在学习运用文字的桥梁
进行生活的光合作用
捕捉精神
酿造营养
供养身边可爱的世界
或者说反哺

以上个见,虚心求砸。


附:《云上的日子》  

    文/易湄

你歇息
坐在云影里
听寂静流走的喘息

你站起
仰头触碰风尖
看树叶丢下的春天

你哭泣
成为瞎子的流年
衰老是最后的胜利

你隐去
植物样地枯萎
名字随即被时光删去
发表于 2015-5-24 08: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荷,你好!读了你的诗评很是感动。洋洋洒洒,有理有据,有褒有贬。中肯,明晰,到位。我的诗能让你想得这么多,这么深刻,当是我的荣幸。能够得到你这么细致的批评与鼓励,也是我的荣幸。其实,对我来说,写诗有时似乎只是一瞬间的情绪喷发,要么激昂,要么悠缓;要么喜悦,要么伤感。而写成这首诗只花了大概不到半小时时间,写好之后也没有怎么修改。我要表达什么呢?一种从尘世脱离的淡淡的超越,又有一种对命运不能完全把控的惆怅。一辈子一瞬间的事情。我们憧憬过,怀念过,遗憾过,最终,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飞逝的时光会淹没我们存在过的一切痕迹。由此,我们会在静下来心来的时候陷入深深的思考,活着,多么简单,但又多么珍贵。当精神飞到云端之上,我们怎样再把它拉回来?怎样让灵魂神游的满足服务于现实的根基,也就是怎样让梦想与现实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使自己在顺其自然的物化生活中,让灵魂真正强大而厚实起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