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13|回复: 3

你若当真,诗歌就得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3 06: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落寞的诗歌常以一种怪异的方式间歇式博出位来。万物萌动的惊蛰刚过,诗歌就“欣欣然张开了眼”来“赶趟儿”,结果刚露头就被舆论泼了一瓢冷水。一个叫做乌青的人,近日携三首“诗”蹿红网络。因其“诗”极度白话,像自言自语又像唠家常,被网友赐名“废话体”。但也有专业人士不吝考证,将其界定为现代诗歌三大流派之一的“娱乐派”。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里,许多人未必能信手拈来,却不乏欣赏或者说评鉴的文学潜能。乌青的几首诗歌,到底是“废话体”还是“娱乐派”,其实读罢便知。譬如《对白云的赞美》写道:“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极其白/贼白/简直白死了/啊——”晚唐诗人杜牧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清明》,无论如何断句都妙趣横生,相较于此,对白云之白的歌咏委实罗嗦至极,浪费笔墨,且意境也干瘪寡淡。

  处身于一个浅阅读化的时代,迎来一些“浅写作”与“浅抒情”作品,本不应该是大惊小怪的文化情景。毕竟,有怎样的大众文化需求,就会有相应的大众文化作品,二者注定是在相互引导中完成相互应和。所以,歌坛出现“废话体”诗歌,权且可以看做一片时代的浮云。而且,无论作家还是诗人,抑或平头百姓,既不能要求句句都哲理箴言,也不能避免二三废话。换句话说,诗人写出几首“唠家常”式的诗歌,基本上无伤大雅。

  但是,诗人写“废话”可以,却不能太当真。此处所谓当真,需要分两个层面:一者是确乎把敲打了回车键的“废话”当做诗歌了;二者是很清楚的“唠家常”,却偏偏要称之为诗歌。无论是网友最近恶搞杜甫李白,还是去年流行一时的古诗新编,譬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写总结”——网友很闲,却从没有将“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总结”作为纯粹的诗情与诗歌来炫耀,不过是借了诗歌的意境牢骚一番罢了。

  而关于“废话体”诗歌,却有不少当代诗人倍加赞赏。如“让诗回到渺小中来,让我们自己也回到渺小中来,没什么不好”;又如“虽然大家都说他讲废话,但能把废话写出感情,而且诗人本人认为他在写诗,那么这就是诗了”。本是个恣意洒脱的诗坛,却成了拉拉扯扯的论坛,实在有自我矮化与颓废之势。照此逻辑,只要是“本人认为在写诗”,那么就是诗了?

  诗人可以不为诗,也可以废话以代之,但却不能没有“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情风骨。相反,如果倍加努力地把“诗人圈”的流俗论证成流派,把公布一组银行账号也能评鉴成诗歌,就有些牵强与自我娱乐化了。从这个角度说,诗歌娱乐化并不可怕,可堪担忧的是诗坛的自我娱乐——这未必是日前诗歌落寞的诱因,却会是日后诗歌沦陷的起点。

  回望近几年的诗坛景观,从“梨花体”到“羊羔体”,再到“废话体”,不乏风生水起,亦不少口水板砖。置身而今的人文环境,混沌也罢,浮躁也好,都不过是一时烟云,而烟云散尽,则只剩些许“虚浮名”在利益场中荡漾弥散。于是,后车覆前车路,如有论者指出的: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个混沌、浮躁的环境中,找到了某种边界或底线,从找不到路数的芸芸众生中“脱胎而出”。

  只是,当这种复制的套路成为一种捷径,就不再是诗歌的创新与复活,而是“诗人”的出位与躁动。诗歌在这里,不过是一个任人挖掘的大众平台,挖出来的是“诗人”,挖剩下的是千疮百孔的诗歌,愈发得味如嚼蜡。是以,“废话”可以,却不能太当真——“废话”伤诗歌,太当真了就会伤自己。
发表于 2012-8-5 07: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中成有“网友文摘”一栏的,可惜一直没人摘之,所以也未能开坛。如先锋有意向于此,可以重开文摘一栏的。其实要做好文摘版也非易事。

文摘,应包括诗、文、论三方面。也就是说,我们为非中成会员在中成留下他们的网络文字并一起学习。这样既开放了视野,中成也就不会自我封闭或者说即使个别人只守着中成也不会脱离网络的。

不知先锋可否愿意领衔此栏。望复。
发表于 2012-8-5 08: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梨花体”到“羊羔体”,再到“废话体”……

有人认为是恶搞,有人认为是当真。而我个人的感觉则是网客源于无聊。

“梨花体””“羊羔体”“废话体”本就不是体。只不过是网客的戏言,所以有人认为恶搞。但因了某些诗人或论者的响应,也就被一些人错以为认真。

试问“梨花体””“羊羔体”“废话体”的作者本人曾长期地有意或钟情于此么?他们有过类似宣言么?他们的诗作中,这样的诗作所占比重几何?

因此,这不过是无聊的网客拿个别来调侃一般,结果却惹得相关人等的仓促应战的当真了。

发表于 2013-4-7 10: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果却惹得相关人等的仓促应战的当真了

好句!浓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