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29|回复: 4

好朋友如一本书(修改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8 13: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朋友如一本书
   58.和张树琴.jpg
  记得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时,一下子让自己的生活从穷困升到了小康,从住川西的小茅屋,到住上了楼房,从吃不饱饭到每天有肉,那日子,真是觉得自己幸福死了!尽管玉米面不少,可我一直觉得很不错,特别怀念那玉米面的面条,我们叫钢丝面,但我喜欢它,也吃得很可口。
  
  当冬天来到时,从未见过的大雪从天而降,那种飘飘洒洒的景致也使我有一种全新的感受。上个世纪的60年代的雪,那时降雪次数多而且降雪量大,我们住的楼前的雪铲起放在树田子里,垒了有一米多高,春天雪化了后就直接给树浇灌了。我的新奇变成了家书,写给妈妈,说雪有一米厚,而我的一个同学,我们叫她八师的,她知道了就说,为什么吹牛说雪有那么厚呀,你不是让家里人担心吗。我还真没有想到这一出。
  
  她父亲是从黄埔军校出来的,在国民政府时是管辎重运输,1949年前就从云贵辗转到了新疆,当时还是新疆兵团农业第八师莫索湾农场(如今在克拉玛依一带)的场长,因而大家就戏称她为八师。她清楚,雪大了对生产和生活都会带来极大的害处。比如近年来阿尔泰地区的雪灾,让牲畜无法在厚雪下去寻草吃,如果牧草蓄备不充分,牲畜或因未归圈而冻死或饿死。而我根本不知这些事,只是出于好奇给家里这样写信。
  
  经她这么一说,我才觉得信写得是不是有些不妥,好在老家的人不会担心,因为这些关于雪灾的概念,在那个一年都见绿的川西平原,不会让他们不安的。
  
  她的直率,却让我觉得要时常考虑自己的言行,会不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因为她的直率和大度,与我的性格有共通之处,大学毕业后,同班同学中,我们往来最多。
  
  经过长久音信断绝,改革开放后的交往中,她的热情大度包容,时时都让我刮目相看。
  
  由于她是起义人员的后代,多次的政治运动,都让她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这种影响伴随她的生活中,让她没有能与心爱的人成为终身伴侣,让她入不了党,但她热情爽朗敢于直言的个性却是始终保持着,一直都在感染着我。
  
  后来她成了民主党派的一员,还时常代表这个党派去上面参加会议。
  
  她身体多病,高血压,糖尿病都有,而心脏病早在大学时就在上海动过手术。可每次看到她时,她都是乐观地,热情的,大度包容地。
  
  时不时地电话联系中,她那热情洋溢的声音,那开朗乐观的精神都如春风一样通过电话线传来。这个朋友,想想,就觉得如一本好书,有自强不息的故事,有古道热肠助人为乐的传奇,是一本值得永远保存的书,百读百感永远耐人寻味,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发表于 2011-5-18 17: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骄傲的朋友,一生的良师益友。
发表于 2011-5-19 19: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朋友如一本书
真的如此
发表于 2011-5-19 22: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天荒曾有回复:“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本人特赞同此说。
鲁迅先生,当年也曾说过自己修改文字的情况,大意是“写成后的文字,大体要看三、四遍,将可有可无的文字尽可能地去掉。”现在看来,精炼是一回事,但多看几遍自己写成的文字恰是永恒的真理。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10: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卢兆玉

是啊,到中成来,就是想提高一下,这里直言不讳,好与不足都能得到真话。谢谢。得到直话后,自己稍加改动,但前一篇中因出现改动后的一些关于党派的字,无法再现,所以,只能重发了。请多提看法,再次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